封神演义中,自诩名门正派的阐教,做出的事却都不见得光彩
在中国传统神话《封神演义》中,阐教一直以"清净无为"、"名门正统"自居。
但当我们掀开正派这层外衣时,却发现这个所谓的"正统"宗派,其行事作风却处处充满争议。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扒一扒阐教,这个号称正统的门派究竟都做过哪些不光彩的事情。
师门内的双标表现
在阐教内部,对待弟子的标准可以说是相当"灵活"。
有的弟子犯了错可以既往不咎,有的却要付出生命的代价。这种厚此薄彼的做法,简直是修行界的一大讽刺。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殷洪的悲剧。这位天资聪颖的弟子,因一时被他人蛊惑,违背誓言背离师门。他的师父赤精子本想给这个年少气盛的徒弟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毕竟谁年轻时没有犯过错误呢?
然而就在这关键时刻,慈航道人却横插一脚,声称"天命如此,怎敢有违",硬是逼着赤精子将自己的爱徒打入太极图中,最终化为飞灰。
反观同样背叛师门的土行孙,却能继续安然无恙地修行。这种双重标准不禁让人怀疑:在阐教眼中,所谓的"门规戒律",到底是真正的规矩,还是随心所欲的工具?
更令人寒心的是,慈航道人作为殷洪的师叔,不但没有丝毫怜悯之心,反而以一副冷漠的态度催促处决。这种对待同门的冷酷态度,与阐教宣扬的"仁义"背道而驰。
恩将仇报,将救命恩人当成炮灰
要说阐教最让人不齿的行径,莫过于燃灯道人对待萧升、曹宝的态度。这个故事充分暴露了某些阐教高层的忘恩负义和卑鄙无耻。
萧升、曹宝不仅救了燃灯道人的性命,还将价值连城的定海珠双手奉上。
按理说,这份恩情应该永远铭记于心。然而,燃灯道人为了掩盖自己的贪婪本性,竟然将曹宝送去十绝阵充当炮灰。
更可悲的是,曹宝直到死前还在感叹:"既为真命之主,安能推辞?"这种忠心耿耿反被出卖的结局,令人不胜唏嘘。
燃灯道人的所作所为,不仅违背了最基本的道德准则,更是辜负了救命之恩。这样的行径,着实让人怀疑阐教标榜的"正道"到底是什么样的"正"。
以大欺小没气派
在封神演义中,阐教成员总是喜欢玩"车轮战",这种以多欺少的行为屡见不鲜。不论是对付截教的三霄娘娘,还是面对其他对手,他们总是喜欢三五成群地一起上。
最令人不齿的是,就连阐教的高层也不例外。元始天尊身为师伯,竟然不顾脸面,和老子一起对付三霄娘娘这样的晚辈。即便是金灵圣母这样的高手,也经不住阐教的群殴战术,最终被燃灯道人用定海珠偷袭得手。
反观截教通天教主,始终保持着长辈的风范,从未对阐教弟子动过手。这种鲜明的对比,不禁让人感叹:到底谁才是真正的"君子"?
霸道蛮横,讲理讲不过就动手
在阐教的行事准则中,似乎从来就没有"讲理"二字。
他们的处事方式往往是:说不过就动手,动手打不过就搬出靠山。这种霸道作风,在哪吒事件中表现得尤为明显。
当哪吒误杀石矶娘娘的弟子碧云童子时,不但没有丝毫歉意,反而又打死了另一个弟子彩云童子。面对石矶娘娘的讨说法,太乙真人不但不让徒弟赔罪,反而耍起了无赖,动不动就搬出元始天尊压人。
最后更是祭出九龙神火罩,直接将讲理的石矶娘娘烧死。这种"有理不在理,有力就是理"的霸道作风,与其标榜的"正道"形象形成了强烈反差。
修行界的"垄断者"
鲜为人知的是,阐教在修行界可是个"垄断大户"。
不仅垄断各种修炼资源,还处处限制法宝的传承。任何可能威胁到他们地位的势力,都会被无情打压。
这种垄断行为,使得许多有天赋的修行者无法获得应有的发展机会。
吃里扒外,联合外人对付师弟
元始天尊、太上老君和通天教主本是同门师兄弟,不管再怎么闹矛盾那都是自己内部的事情,但前两位却多次勾结西方教的准提道人、接引道人,联手对付通天教主。
这种"引狼入室"的行为,不仅破坏了道教的团结,还让西方教有机可乘,最终导致大量道教成员流失。
写在最后
通过以上种种行径,我们不难看出:阐教这个所谓的"正统"宗派,实则是一个处处充满权力斗争和利益纷争的阐教。
他们的所作所为,与其标榜的"清净无为"完全背道而驰。
这些故事虽然发生在神话中,但其中折射出的人性弱点和权力斗争,却在现实生活中屡见不鲜。或许这正是《封神演义》这部经典作品留给我们的深刻启示。
参考资料:《封神演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