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剧:香港正在沦为中国的二线城市!
香港行政长官梁振英近日在深圳表示,对深圳发展速度非常羡慕,如果香港做到深圳一半的速度,已经很好!
目前,香港经济的年度增长率仅为2%左右,而内地主要中心城市的增长率都在7%以上。深圳经济特区成立三十多年,在新兴产业发展腾飞之下,深圳2014年GDP增幅10%,突破1.5万亿,预计最快今年深圳将继上海与北京之后,成为又一个GDP超越香港的内地城市。
梁振英表示,过往香港与深圳合作全方位,两地经济领域以外的合作,包括社会发展及民生等都有好成果。他对深圳发展速度非常羡慕,如果香港做到深圳一半的速度,已经很好。
“如果不是毗邻香港,深圳不可能取得今天如此显著的发展成就。”王荣说,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在中央正确领导下,深圳的发展一直得益于香港的支持和双方的合作。在新时期,按照发展新常态下的新要求,我们要在推进自贸区建设、加快前海深港合作区开发开放,以及深化科技、贸易、教育、医疗等领域合作,加强跨境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开展全方位合作,不断拓展合作的深度,拓宽合作领域。
“香港这本书值得深圳好好读个几十年。”王荣说,新时期,深圳要在发展质量、法治化国际化水平、城市管理、社区自治等方面继续向香港学习,同时也要为香港做好服务,为香港的长期繁荣稳定、为“一国两制”战略的实施作出特区应有贡献。
在《梁振英:香港能有深圳一半的发展速度就很好了》一文中,后半部分十分重要——
香港首任特首、全国政协副主席董建华此前谈到“占中”时表示,香港回归时的GDP是国家的16%,但今天其GDP只占国家的3%。(2013年,香港GDP总量仅相当于全国的2.9%,回归时占15.6%)

据智谷趋势研究中心去年的推算,广州、深圳、天津等城市经济总量超过香港只需要大约3到4年,也就是在2017年前后。而到2022年前后,重庆、成都、武汉、杭州等城市的经济总量都有望和香港相当,届时香港在中国城市经济序列中的地位,可能仅仅是一个二线城市。对GDP今年或被深圳超越,大公网曾感慨并疾呼:“香港人必须停止内耗,将精力集中在拼经济,提升竞争力,否则为时已晚。”
大公网指出,香港经济缺乏新增长点,产业不够多元化是关键因素。一直以来,港府集中资源以保住现时四大经济支柱,包括贸易物流、金融、旅游及专业服务,合共贡献本地生产总值近六成,雇佣超过一百七十万人,占全港劳动人口近一半,只要保住四大支柱产业,香港经济衰极有限,因而忽略了发展新兴产业的重要性,相关政策配合与资源投入力度不足,特别是创新与科技等新兴产业,造成香港经济进一步升级与转型步伐缓慢。
香港的制度红利也在减少。长远来看,人民币国际化尤其是人民币在资本项目下的可兑换的实现,将进一步削弱香港的金融中心地位。随着中国和全球的资本交流更畅通,香港在海外和境内资金周转中的特殊地位也将下降。
这条消息着重分析了未来香港面临的挑战,本文不再赘述。但这条消息,其实给出了本文问题的答案——哪些城市的房子可以买。

今天爆出的一则消息可能更让你咂舌:既非豪宅、也非学位房的香港“鸽子笼”卖出天价15万港元天价。临近香港港铁奥运站的居屋海富苑海宁中层10室,实用面积19.8平方米,1月30日以309.5万港元成交,每平米售价高达15.6万港元,相比同一屋苑去年12月中创出的每平米14.6万港元的纪录高出近7%。此为全港居屋最贵单价,也是此类居屋首次突破300万港元。而香港2014年9月至11月香港就业人士月收入中位数为1.35万元,要买一平方米居屋需要不吃不喝11.5个月。想想港人,内地朋友会不会觉得幸福感陡升?而之前所谓“房奴”之喻是不是纯属矫情?相比之下,内地许多城市,房价真的如同白菜。
根据这条消息,GDP已经超过北京、上海和广州,房子当然可以买。而即将超过香港的深圳、天津以及2022年前后GDP将超过香港的重庆、成都、武汉、杭州的房子同样值得买。原因何在呢?
原因其实很简单:所有中国内地城市地产发展模式的源头都源于香港。政府从本意来说,均愿意维持一个较高的土地价格,以实现土地财政,并以此拉动城市发展。只不过,香港由于地域面积所限,是通过控制开发面积以及出让土地面积,以维持较高的地价和房价。而内地城市的发展空间及其余地更大而已。但是,当北京、上海GDP超过香港之时,其核心城区房价也必将赶超香港。这是一个自然规律和必然结果。在这一过程中,香港当然会成为参照物。

长篇书籍《工业4.0大革命》(3月份出版发行)正在今日头条连载,工业4.0不是工业的问题,而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每个人都无法与之撇清关系。该书正在微信公众账号“水木然”和今日头条上持续更新,欢迎关注水木然微信公众账号:smr8700查看,或者在今日头条上订阅水木然。如能给予一定的意见和指导,作者将感激不尽!水木然个人微信号:vv5923,欢迎交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