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位黄埔四期毕业的国军名将
这些人来自各地,各怀梦想,却聚集在黄埔军校。他们是四期学员,这个群体在黄埔史上很特别,毕业生数量比前三期还多。更让人惊叹的是,他们中出了很多著名的军事领导人,在中国近现代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今天,我们要关注十位黄埔时期的国民党将领,了解他们经历的风雨岁月,以及他们为国家民族付出的努力和牺牲。
张灵甫,陕西西安人,毕业于黄埔四期,参与北伐后又在四川与红四方面军交战。但1936年的一起家庭悲剧,让他因枪杀妻子吴海兰被判十年监禁。抗战爆发后,因王耀武推荐,张灵甫重回战场,加入74军,开启了新的军旅生涯。
他曾从上校团长升任至副军长,历战淞沪、上高、长沙、常德、湘西等战役。抗战成功后,他成为74军中将军长并任南京卫戍司令。内战起,他率74师征山东,不幸在孟良崮战役中英勇牺牲,年仅44岁。
与张灵甫的命运轨迹截然不同的是谢晋元,这位广东梅州的将领,以“八百壮士”的英雄事迹而名垂青史。北伐战争结束后,他随十九路军参加了“一二八事变”,在上海英勇抵抗日军侵略。1937年淞沪会战爆发,谢晋元率领五二四团一营,坚守四行仓库,掩护大部队撤退。尽管对外号称“八百壮士”,实际上,他们只有452人。
经过四天的激烈战斗,他们成功击退了日军的多次强攻,共击毙击伤日军200多人。退守租界后,谢晋元拒绝了他人的劝离上海,也谢绝了汪伪政府的高官利诱。1941年4月24日,他不幸被汪伪特务暗杀,年仅36岁,他的英勇事迹成为了一首感人至深的爱国之歌。
胡琏,陕西华县人,在18军中官至军长。抗战期间,他展现出色的军事才能。在淞沪会战的罗店之战中,他带领敢死队摧毁日军坦克,多次指挥肉搏战,坚守阵地。石牌保卫战中,他带领部队与日军血战,最终获胜,获青天白日勋章。

胡琏在内战时带领整编11师屡次化险为夷,淮海战役虽败却成功逃生。金门战役中,他指挥部队击退了解放军,俘虏5000多敌人,这让他声名鹊起。退到台湾后,他担任重要职务,后来成为陆军一级上将,1977年去世,享年70。
李弥,来自云南盈江,早年加入滇军,后来在黄埔军校第四期毕业。在抗战期间,他参加了昆仑关、宜昌、松山等关键战役,因战功被提拔为第八军副军长。内战开始后,蒋介石给了他重要职务,让他成为第十三兵团司令。在淮海战役中,他成功突破包围,之后流亡到了云南。
1950年,他带部队撤到缅甸、老挝和泰国的边界地区,在那里成为了金三角的老大。后来因为国际压力,1954年他回到了台湾。1973年,他去世了,享年71岁。
邱维达,湖南平江人,在抗战期间一直服务于74军,因战功显著赢得了云麾勋章。他几乎参加了74军所有与日军交战的行动,并在雪峰山会战中贡献了重要作战计划。孟良崮战役结束之后,他被指派为74师师长,随后晋升为74军军长。
在淮海战役里,74军被击败,邱维达被俘。后来他在华东军政大学教课,最后在南京去世,享年94岁。
刘玉章,陕西兴平人,历经北伐抗战和国共内战,一生在军旅中度过。在抗战中,他参与了保定、台儿庄、武汉、长沙等关键战役。内战时,他指挥52军在东北和上海作战,最终撤退至台湾。
在台湾,他担任过多个重要职务,后来成为陆军一级上将。他于1981年逝世于台北,享年79岁。

林伟俦,台山人,毕业后去法国学飞艇。抗战开始,他加入抗日,打了淞沪、南京、武汉等大仗。抗战结束,他还参与了越南和台湾的受降工作。
这位人物在内战时曾是62军的军长,在辽沈和平津两场战役中失利被俘虏。1961年获得特赦后,他返回了广东,之后移居到了加拿大,最终在1998年于多伦多离世,享年93岁。
接下来要介绍的这位人物,身份颇为特殊——文强,湖南长沙人,他是毛泽东的表弟,周恩来的学生,与林彪是同窗。他17岁面见孙中山,18岁加入中国共产党,后又加入中国国民党,不久退出。19岁进入黄埔军校,20岁参加南昌起义。他曾担任中共四川省委委员、川东省委书记,后因“王明路线”退出党组织,重新加入国民党,成为戴笠的得力助手。
淮海战役中被他俘获后,他坚持不认错,直到获得最后一批特赦。获释后,他成为全国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的专职委员,2001年去世,享年94岁。
高魁元来自山东峄县,毕业后投身北伐,长期服务于第18军。抗战中,他参与过淞沪、桂南、长沙等重大战役。内战时,他在河南、山东、江苏、安徽等地战斗。18军重建后,他成为军长,带领部队退守到金门。
金门战役时,他让解放军登陆部队受损严重,蒋介石因此重用他。到台湾后,他担任多个重要职位,最后成为陆军一级上将,于2012年在台北离世,享年105岁。
湖南宁远出生的阙汉骞,大学毕业后投身北伐及剿共。抗战中,他参加淞沪、武汉、长沙等关键战役。1944年,他领兵入缅作战,随后在滇西反攻,并晋升为第54军军长。

抗战成功后,他加入国内冲突,在淮海一战中任第六兵团副司令。1949年5月,他移居台湾,1972年在台北去世,终年70。
这十位黄埔四期毕业的将领,他们的生活与中国近代历史紧密相扣。他们中有人在抗日战争中英勇战斗,有些人则在国共内战中争夺地盘。他们的故事不仅揭示了个人在动荡岁月里的起伏命运,还映照出那个时代动荡不安的局势和战争的残酷。
他们的故事,值得我们铭记和反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