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口兵变:蒋纬国部下兵谏蒋介石,“清君侧”是为哪般?
湖口兵变是国民党败退台湾以后,党内高级军官对蒋介石发动的一次“兵谏”,虽没有成功,但却在国民党内部造成了极其恶劣的影响,被国民党定性为“兵变”。除了30多名国民党官员受到该事件的牵连,蒋介石的二儿子蒋纬国也卷入这场政治漩涡,从此在台湾政坛的影响日渐式微。
一、湖口兵变与蒋介石对蒋纬国的态度
1964年1月21日,国民党装甲兵副司令赵志华突然于新竹湖口基地对全体官兵进行讲话,声称国民党高官腐败无能,蒋介石周围都是些阿谀奉承的小人,要求装甲一师的士兵与他前去台北一起保护蒋介石。
就在赵志华讲话声音落下之后,政工少尉张明善就冲上去制服了他。赵志华被制服后,消息迅速传到了蒋经国的耳中,蒋经国顿感大事不妙,立即呼叫湖口附近的军队迅速进入阵地,拦截过往的一切车辆,如有抵抗就地开火,实在拦截不住就炸毁中兴、台北几座大桥。与此同时,台北、桃园的空军也随时待命,直到赵志华的军队彻底被控制下来大家才松了口气。
(蒋纬国)
由于赵志华是蒋纬国的亲信,并且被蒋纬国一手提拔,蒋介石很快便对蒋纬国起了疑心。早在先前,蒋介石为了防止蒋纬国对蒋经国造成阻碍,便把他调离了核心位置,蒋纬国心有不满发动政变不无可能。
兵变发生后的不久,蒋介石便对蒋纬国进行训斥:你各方面都好,就是识人能力差,照理说赵副司令在你指挥下已经很久了,这样的人怎么还能留他在装甲兵呢?你识人是不够的。再到后来,蒋介石更是对身边人说:蒋纬国已经不具备带兵条件了。由于蒋介石的猜忌,蒋纬国丧失了政治竞争力,彻底在政坛沉寂。
二、蒋经国利用“兵变”对蒋纬国进行打击
蒋经国早在湖口兵变前就与蒋纬国不和,不仅是因为彼此对权力的争夺,而是蒋纬国认定妻子的死是被蒋经国派出的特务暗杀,所以二人间的矛盾早已是剑拔弩张,一触即发。
“兵变”发生后,军方建议对这次事件进行冷处理,将责任全部归结于赵志华的精神问题,但蒋经国对这一决定十分不满,在他的强势介入下,这次事件很快就被定义成了”兵变“。不仅如此,蒋经国为了控制蒋纬国的军队,将他的亲信以及听命他的高级军官全部调离,实际上就是趁机清除蒋纬国的在军中势力。
蒋经国
蒋纬国对于兄长的手段甚是不满,曾对亲信说道:虽然我已经离开装甲兵,有心人士还是要借此打击我,事情有这样的发展实在出乎意料。
蒋介石去世后,蒋经国依然维持着对于蒋纬国的打压,始终不肯为即将退休的蒋纬国晋升军衔,后来在宋美龄的过问下,才勉强给他升任。1980年,蒋经国把蒋纬国的党内职务由中央委员改为中央评议委员,并让参谋长宋长志转告他,要安分守己的干好后勤,尤其不能狂妄的指责党内的决策。可见蒋经国对蒋纬国深有忌惮。
1988年蒋经国病逝,宋美龄专程从美国回到台湾,在看到许久不见的蒋纬国时,宋美龄鼓励他要重新振作。但对于蒋纬国来说,几十年的政治斗争早已令他身心疲惫,如今的他只想做一只不问世事的闲云野鹤罢了。
资料来源:
1.蒋纬国,《蒋纬国口述自传》
2.张树德,《蒋经国与蒋纬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