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卷英雄张铁生:轰动一时后锒铛入狱,现状如何
几十年前,张铁生凭借一张白卷一战成名,不仅被无数学生尊称为“白卷英雄”,还得到了进入大学的机会。
然而,成也白卷,败也白卷,没过几年时光,张铁生便锒铛入狱,一切成就化为乌有。
这不由得令人好奇,在经历了种种磨难后,如今的张铁生过着怎样的生活呢?
相关报道
一、一张白卷,一战成名
张铁生出生于上世纪五十年代,尽管家境一般,但在父母的支持下,他还是接受了正规的教育。
在多年的学校生活中,张铁生没有辜负父母的期望,一直是学校里的佼佼者。只是不巧的是,就在张铁生中学毕业那年,我国取消了高考制度。
既然无法继续学习,自己还能做什么呢?思来想去后,张铁生决心响应国家号召,走进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热潮中去。
上山下乡宣传画
是金子总会发光的,在那段日子里,张铁生凭借优秀的表现和坚强的意志得到了身边人的一致认可,连从事农业劳动多年的当地农民们在看到他娴熟的动作后,都不由得向他竖起了大拇指。
就这样,在众人的高呼声中,张铁生一路从最基层的插队员做到了生产队队长。在当时,这可是不小的成就,从中足以看出张铁生能力的优秀。
1973年6月份,考虑到张铁生在插队工作期间表现良好,又曾是学生,大队一致决定推荐张铁生参加高考。然而,当他们将这个好消息告诉张铁生时,时间已经来到1973年6月27号了。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
从最初的惊喜中回过神来后,张铁生马上意识到自己已经没有了复习时间。他明白,如果就这样参加高考,自己的成绩必然不会理想。
只是高考的考试资格可不是轻易就能获得的,在紧急浏览了几本课本后,张铁生还是走进了高考考场,参加了那场足以改变命运的考试。
显然,奇迹不会突然发生,想要让一个离开课本几年的人在短时间内重拾记忆,完全掌握过去学习到的知识,基本是不可能的。
张铁生写在试卷背后的信
那时我国高考的科目并不是如今的六门,只有语文、数学和物理化学。靠着零星的记忆,在语文试卷和数学试卷上,张铁生还能写上几笔,可在参加理化考试时,他却是怎么都写不出东西了。
眼看考试时间一分一秒过去,自己却只做了三道小题,张铁生无比绝望。或许是受到绝望心情的影响,或许是心中早有疑惑,张铁生最终放弃了作答,转而在试卷背面写下了一封信。
信中,张铁生写明了自己的窘境:他没有时间能用来复习,甚至直到高考前夕才得知自己能够参加高考。倘若能再多给几天复习时间,自己一定能考出好成绩。
其实,张铁生的遭遇也是当时绝大多数考生的遭遇。因为极具代表性,很快,张铁生在试卷上写下的这封信便被先后刊登到了《辽宁报》与《人民日报》上。
人民日报关于张铁生的报道
一时间,全社会范围内因这封信掀起了轩然大波,分布在各处的知识青年们纷纷感同身受地站出来力挺张铁生,还有人将他称为白卷英雄,认为他代替学生们说出了心中不敢说出的话。
也凭借这封信,张铁生得到了进入铁岭一家农业学院读书的机会,得以在新的天地开展他的崭新人生。
二、入狱之后,反而等到春天
那场白卷风波结束后,张铁生的人生真正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他不但进入了大学,拥有了梦寐以求的高等学历,还当选为第四届全国人大常委,身边所有人都觉得他在未来必然会大有成就。
光明日报关于张铁生的报道
但正所谓物极必反,就在张铁生在人生的道路上高歌猛进时,1976年10月,他突然间被开除了党籍,撤销了党内外的所有职务。
1983年时,他还因为各种罪名被判入狱,不得不接受长达15年的有期徒刑的惩罚。直到1991年,这位曾经的白卷英雄才结束了牢狱生活。
了解到张铁生的情况后,有人觉得他实在可惜,有人觉得他是罪有应得。只是无论旁人如何议论,张铁生入狱都是不争的事实。
但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尽管牢狱之灾严重影响到了张铁生的正常人生,他也因此遇到了能与自己相伴终身的恋人。
张铁生的毕业文凭
选择与张铁生走到一起的,是一名叫做董礼平的年轻姑娘。她不但长相美丽、气质温和,学历也很不错。故而在两人走到一起后,很多人都不理解为何董礼平要和他走到一起。
其实早在入狱之前,张铁生就通过书信同正在沈阳农业大学做讲师的董礼平相识了。当年在引发轰动后,张铁生每天都会收到大量信件,其中有质疑他的,有支持他的,还有想和他探讨更多的,而董礼平就是最后一种。
虽然两人很少见面,但凭借书信,他们之间已经建立起了感情。在张铁生锒铛入狱后,董礼平也没有撒手离去。不顾旁人异样的眼神,每过一段时间,董礼平便会来到监狱探望张铁生,鼓励他坚持下去。
几年时光过后,二人间的感情非但没有消磨殆尽,反而还更加坚韧。出狱后没过多久,早已心心相印的两人便正式迈入婚姻殿堂,携手走向新的人生。
当年的理化考试,张铁生只考了六分
刚出狱的那段日子,张铁生连公开露面都不敢,只一心盼望着有关部门能够给他安排一份不用见到太多人的工作。
当然,张铁生的希冀并没能实现。一年后,随着董礼平怀有身孕的消息传来,张铁生决心做出改变,就算不考虑自己,也要为妻子和即将出生的孩子做准备。
经董礼平的学生介绍,张铁生顺利入职辽宁省鞍山市辽河饲料公司。在这里,张铁生充分发挥出自己的天赋,很快就从一个普普通通的跑腿小员工升级成了公司在辽宁的办事处主任。
只是树大招风,就在张铁生引领办事处职员不断取得更高业绩的时候,公司总部担心张铁生会脱离他们的管控,便想要让人代替他的位置。
张铁生
接到调令后,张铁生气愤不已。他明白公司这是对自己充满了不信任,如果继续留在这里,再怎么优秀,他也得不到升迁的机会。
于是,当新任经理到达后,张铁生果断辞职离开,打算从头开始发展事业。
而就在他思索未来的发展方向时,金卫东找到张铁生,邀请他合伙创业,自己单干做老板。
三、屡战屡败,屡败屡战
1993年,张铁生、金卫东等人合伙创办的天地饲料厂顺利开张了。
张铁生
在饲料厂里,有着丰富销售经验的张铁生所负责的自然是销售部分。除了完成日常工作外,他还紧跟时代潮流,学习起了计算机知识以及其他与饲料有关的学识。
日子一天天过去,天地饲料厂的生意越来越红火。看着日益壮大的工厂,张铁生激动不已。他认为,自己必然能凭借这家工厂翻身。
然而就在张铁生畅想着未来时,金卫东和另一名合伙人突然退出了天地饲料厂的生意,带着大笔资金另谋出路去了。
一时间,张铁生再度陷入了窘境。虽说手头有厂子,可没有资金的他压根儿无法维持工厂的正常运转,更别说开门做生意了。
张铁生
难道自己只能止步于此?
种种磨难面前,张铁生几乎陷入了绝望。但正所谓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正当张铁生深陷失败阴影中时,他的老朋友给了他一个饲料大单子。
凭借过人的勇气与此前学习到的饲料知识,张铁生咬牙接下了这笔生意。
于张铁生而言,老朋友介绍的这笔生意等同于他最后的希望。一旦成功,他就能打个漂亮的翻身仗,如果失败,他就只能坠入债务和失败的深渊。
张铁生
怀揣着不成功便成仁的决心,张铁生带着工人们迅速行动起来。一段时间后,靠着由张铁生自主学习研发而成的鸡饲料配方,天地饲料厂成功满足了客户需求,就此度过了难关。
不过,张铁生深知当下社会的变化有多快,为了能将饲料厂长长久久地办下去,为了能在改革开放的春风中发展起来,他知道自己需要尽快寻找新的出路。
1995年,张铁生得知曾经的合伙人金卫东注册了一家牧业公司。尽管此前因为金卫东带款出走的事情,两人之间有些不愉快,不过做生意最讲究的还是个利字,再次见面进行商议后,二人又继续展开合作。
就这样,天地饲料厂在三年后成了牧业公司的一部分,张铁生也得到了10%的股份,在新的领域开展了新的事业。
张铁生人生轨迹
一晃多年过去,如今,张铁生所在的牧业公司早已上市,张铁生本人也凭借手中的巨额股份获得了上亿的身家,成功实现了从普通人到亿万富翁的华丽转身。
倘若没有当年那份白卷,没有那封信件,张铁生或许会拥有另一番人生。看过他的经历后,实在不由得令人感慨,真是时势造英雄啊。
所幸,尽管经历了种种磨难,张铁生最终还是凭借自己的努力获得了幸福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