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媛:8岁女童遭性侵,凶手才判12年,伤痛不会愈合,只会隐藏
在这个世界上,和我们共同生存的是满目的罪恶和悲伤。——塞约翰逊
你是否曾向往过最浪漫的情景是什么?是在某天的清晨,你安静的坐在窗前,桌上散落着几本书,
面前放着一杯浓郁的咖啡,轻轻提起杯匙慢慢搅动着,还是窗外下着淅淅沥沥的小雨,过往的行人来去匆匆,尽显人间百态。
却不曾想过,就在这样的天气,这样的时间,一个小镇悄然发生着一桩耸人听闻的事件,
一个年仅8岁的女孩,带着家人的期待在幸福中诞生,懵懵懂懂的探索着这个世界,
也未曾想到一份微小的善意竟会浇灌出一朵墨黑的罪恶之花。
已经成年步入社会的我,慢慢摸索着这个世界的规则,人性的复杂与矛盾我已窥见了冰山一角,我知晓这个世界总有阳光照耀不到的地方;
我知晓人性的冷漠与自私;我知晓善恶有报应,因果有循环是我们期盼的结局。
但2013年10月上映的影片《素媛》,向我展现了一个血淋淋的事实,
你依然低估了人性之恶,看完后我无数次的问自己,这个怪物是谁?
他为什么会长着一张人脸,我们真的同属于一个物种在这个世界存活着吗?我一生以之为耻。
一部触目惊心的影片,有着一段触目惊心的文字,
此影片改编自真实案件,不长 ,却让人久久不能回神,
为素媛的遭遇感到痛心,对这场悲剧的发起者更为痛恨。
善良是错吗
影片中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素媛家所开的小超市,稍显杂乱的的房间,
素媛妈妈的手忙脚乱,一个普通人温馨而又平凡的生活,
却又伴着一地鸡毛的琐碎事情让我们瞬间代入其中。
俗话说,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素媛虽年幼,但却早已明白了父母的不易,
上学时爸爸扎头发的不熟练,挣扎过后拿出自己发卡妥协,借着头发对妈妈忙碌的抱怨,却仍旧自己踏上上学的路。
路遇淋雨的大叔,心中的良善让她认为大叔不该淋雨,选择了递伞也因此改变了她的一生。
在遭遇到那件事后,拖着自己鲜血淋漓的身躯拨通了警察局的电话,
因为知道爸爸妈妈在工作,认为自己已经长大了是可以独立处理这件事的。
善良是错吗?独立是错吗?懂事是错吗?
哪一个名词单拎出来不是褒义词,叠加在一起难道不是更高程度的赞扬吗?
可在事件发生后,总有不知所谓的人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指指点点,
有人抨击父母的忙碌,有人认为素媛的警惕心太弱,显得荒唐又可笑。
试问我们哪个人不曾为生活四处奔波,为了微薄的薪资每日疲于奔命,
素媛父母的生活不就是大多人的真实写照吗,我们不是生活在象牙塔中的公主,
生活中的柴米油盐,孩子的教育,人情的往来无不指向同一样东西——金钱。
父母不想陪着自己的孩子长大吗,不想记录孩子成长中的点点滴滴吗,
曾经我们天真的认为我们可以很好的去平衡家庭与工作,但事实上,自己的生活与工作往往是一团乱麻,搅得人身心俱疲。
而善良一直是我们多褒扬的美好品质,可在特定的案件发生后,
总会有人将之作为攻击的武器去使用,将悲剧发生的根源归咎于受害者的过度善良。
可笑的是从小学校和家庭告诉我们为人要善良,社会却告诉我们善良竟是悲剧的起源。
过度曝光是正义还是虚伪?
在这起悲剧发生后,媒体对此进行了铺天盖地的报道,
有些新闻媒体工作者为追求新闻的热点、数据、流量等,过度曝光了受害者的隐私,
更有甚者,直接选择到素媛就医的医院去进行所谓的采访,当真就如闻着腥味的鲨鱼一般。
看到素媛爸爸在医院抱着素媛狂奔时,素媛的眼神呆呆的看着那群狂热的记者,
而后躺在病床上素媛的一句:“爸爸,我做错什么了吗”让人瞬间泪奔。
为此我们不应该反思吗?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的出现,受害者需要这样的采访吗?
受害者的家属同意这样的采访吗?大众需要的是这样的报道吗?这真的不是二次伤害吗?
不知从何时起,我们的新闻报道逐渐走向了一条偏路,明明网络的崛起惠及大众,
明明新闻的传播速度变得更快,群体受众更加广阔,却早已没有了以往新闻的真实与信誉。
网络中大量充斥着各色各样的骇人标题,媒体无师自通的学会了断章取义,
为了快速获得网友的关注与平台的流量而弯曲事实,一步步击垮了众多网民对其的信任度,更有甚者被网友冠以吃人血馒头的称号。
影片中众多媒体围堵到警局致其水泄不通,曝光素媛所在医院,
更有相关工作者到受害者及其家属面前妄想得到所谓的“一手资料”,他们伸张的究竟是正义还是只为满足私欲?
事件的进展,受害者的情况,是案件发生后众人最为关注的,
但我想我们更应关注案件本身,而非人,
希望我们每个人伸张的是真正的正义,而不是向受害者举起屠戮的镰刀。
厄运最能看出美德
厄运的降临让潜藏的美好品德闪闪发亮,我们总会很轻易感动于苦难周围的温情,
陌生人的善意,素媛的父母,他们的朋友,同学的关心,
正是他们的帮助让沦落深渊的素媛慢慢走到了阳光之下。
素媛的心理医师是为之施以善意的一名伟大女性,在她出场的时候很难想像这位温婉又慈爱的阿姨曾有过那样惨痛的经历。
她用着平静的语气说出自己女儿的遭遇,平和的外表之下掩藏着一份不甘心,
自己的孩子因此自我折磨选择离开人世,她也一度选择随同女儿离开,很难讲是幸或不幸,瘫了两条腿,可造成伤害的人却依旧潇洒的活着。
故而在遇到素媛后感同身受的她,选择用自己的力量去帮助那个受伤的女孩,去挽救这个几近崩溃的家庭。
素媛妈妈为了让女儿早日走出黑暗,怀着五个月的身孕和朋友一起饰演女儿最喜欢的动画,
哪怕大汗淋漓,依旧坚持完成。那份母爱为之动容,这份友谊也让我们会心一笑。
最后的效果也是极为显著,素媛在住院后第一次开始与外界有了交流,
露出了孩童纯真的笑容,手随着音乐的律动一起摆动,那幅温馨的画面使人潸然泪下。
在素媛爸爸意识到自己女儿害怕与成年男性接触,甚至包括他自己,震惊痛心过后,
小心翼翼的去搜索着与孩子的相处方式,在忙碌的工作中抽出空闲的时间去扮演素媛最爱的可可梦,一步步打开她的心扉。
在素媛终于离开医院踏上回家的归途,就像那噩梦一般的经历正在慢慢远离着他们,
到家时玻璃上贴满了画作、留言等,那份无声的关心逐步瓦解素媛的心防,也在治愈着这个破碎的家庭。
回归校园的素媛,慢慢的恢复着与从前别无二致的生活,
与之不一样的是身后多了个“小保镖”以及每天都会出现的“可可”,
最后的最后素媛拉着那个她早已知晓玩偶的扮演者爸爸一起走向了回家的路。
无力的判决
很早便知道这个世界有着太多的身不由己与无可奈何,可每每知道悲剧的发生,
知道凶手的判决仍会痛恨着这个世界的善良与罪恶,它是如此的割裂却又是如此的紧密。
酒啊,真的是个好东西,因醉酒神志不清便可以作为脱罪的理由,你们说它麻痹的究竟是人的神经还是良知。
在判决敲定的那刻,正如法庭下素媛父亲朋友所说的那句,
哪有喝多了就放过,那么酒驾也应该放过呀,喝醉了开车有罪,而他喝多对一个孩子做出这等禽兽不如之事竟然只判处12年,何其可笑。
12年后的素媛才多大,孩子父母的崩溃与绝望那一刻体现的淋漓尽致,
尤其在加害者曾嚣张又平静的向素媛爸爸说出我能在这里边呆多久,
我迟早会出去的,更显讽刺。
伤痛不会愈合,会隐藏
影片中素媛到病房看望刚刚出生的弟弟,那份苦难后的笑容让我惊艳了许久,
那份苦难后的坚强甚至让我自愧不如,而那句最孤独的人最亲切,
最难过的人笑的最灿烂,因为他们不想接受别人的自信和共同点道尽了心酸。
影片揭露了人性的扭曲,却也将人性的闪光点一一展现在我们面前,
我们痛斥于罪恶,感念于悲伤,所有的一切我们只能交付于时间,它是世界上最公平的东西,所有的苦痛终将会被它掩藏在背后。
罪恶的从来不是善良,是人性中那份恶被我们释放出囚笼,
我们却仍旧要为之找寻一个合适的理由,故而造就了这复杂的世界。
生活还要向前,它不会因苦难停止转动齿轮,我庆幸她走出了阴霾,庆幸这个破碎的家庭仍在远航。
谢谢观赏,关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