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隔49年后,李小龙的死因有了新发现,专家:他死前喝了大量的水
1973 年7月 21日,香港媒体爆出一则惊天噩耗:"世界武术巨星"李小龙暴毙家中!
一时间谣言四起,有人怀疑情杀、有人说突发疾病、也有人称是毒杀,但始终没有定论。
然而时隔49后,李小龙的死因竟有了新发现,专家表示:“他死之前喝了大量的水!”
喝水难道还能把人喝死?李小龙去世当天究竟发生了什么?
关于李小龙最后一晚的经过,当时只有三个人知道内情。
据悉,那天下午,李小龙离开妻子琳达后,独自一人前往了香港女星丁佩的住所。
他的目的是与嘉禾电影公司的老板邹文怀一同讨论即将拍摄的新片《死亡游戏》的剧本事宜。
一开始,三人就电影的内容进行了热烈交流,气氛还算融洽。但不久后,李小龙就开始频频表示头痛难忍。
丁佩见状,立即拿出了自己常吃的止痛药,还贴心地为他端来一杯水。
李小龙服下药片后,情况有所缓解,不过仅仅过了一会儿,他又感到口渴难耐,接连喝下了好几杯水。
丁佩见李小龙的状况时好时坏,便让他先去卧室里面躺一会儿休息。
与此同时,邹文怀那边接到了投资商的电话约饭,他就先一个人离开了。临走前,邹文怀还嘱咐丁佩:"李小龙若醒了,你就带他一起过来吧。"
而就在邹文怀走后的几个小时里,发生了令人意想不到的惨剧。
在挂断电话后,丁佩曾数次试图叫醒李小龙。但李小龙当时满脸通红、 浑身无力,躺在床上一动不动,完全无法被唤醒。
丁佩察觉不对,连忙叫了救护车。但还是晚了一步,当天23时30分,医院的值班主治医生宣布了李小龙的死讯。
在李小龙去世后的第二天,香港警方就立即启动了调查程序,希望能够尽快查清这位武打巨星的确切死因。
经过仔细尸检和调查后,官方最终得出了一个"权威结论"——李小龙是死于脑水肿。
根据当时尸检的报告显示,李小龙的脑部重量高达3.5磅,而普通人的大脑重量仅有3磅。
换句话说,李小龙的大脑中确实存在大量的水分,但为什么会出现这种"脑水肿"的情况?官方并没有给出合理的解释。
除了发现李小龙的脑部异常之外,尸检报告里还有一个惊人的细节:在李小龙的体内残留有三种可疑物质,分别是大麻、阿斯匹林和一种药效极其强劲的止痛药物。
不过,官方随后很快排除了这些物质会导致李小龙死亡的可能性,理由是它们在李小龙体内的含量都过于微小,根本不足以危及生命。
那么,李小龙到底是由于何种原因走向死亡的呢?
面对含糊不明的官方结论,外界当即充斥着无数猜测和臆测。其中,最流行和最出名的有两种说法,分别是"仇杀说"和"情杀说"。
"仇杀说"的理由是:由于李小龙一直将武术看得极为重视,因此早些年他经常会与人发生一些摩擦和争执。
久而久之,难免会结下不少梁子和仇人,有可能这其中某些武林中人一直怀恨在心,等到有机会就加以报复。
相比之下,"情杀说"的对象则更加具体,它将矛头直接指向了李小龙的情人丁佩。
大家都知道,丁佩和李小龙之间素有一段"地下情"。
当年,他们的绯闻就曾在香港街头巷尾广为流传。所以外界怀疑,是否两人之间产生了一些矛盾,最终酿成了杀身之祸?
除了上述两种比较经典的猜测,还有一些其他"另类"的说法也是存在的,比如有人认为李小龙当晚是在床上吃了过量"春药"而亡;也有人说是李小龙平日锻炼过量,身体透支所致。
对于李小龙这起离奇的死亡事件,外界向来众说纷纭,众口难调。
但就在去年一个前所未有的新说法再次将这起49年前的谜案掀起了波澜。
2022年,一名西班牙医学专家在研究李小龙死亡案件时突然提出了一种全新的解释:他可能只是单纯的"喝水喝死的"!
这一惊世骇俗的说法一经传出,顿时在网络上掀起了汹涌的讨论热潮。
毕竟,连李小龙本人都自诩"水是我的朋友",谁能想到"朋友"反而会把他毒死?这未免也太戏剧化了些。
究竟是怎么回事呢?据这位专家的说法,李小龙生前由于长期的武术特训和减肥需求,习惯了每日大量饮水和摄入果汁,几乎已养成了"喝水成瘾"的习惯。
再加上他常年服用大麻等违禁药物,更会加重体内对于水分的需求,从而使他长期处于一种亚健康的脱水状态。
而李小龙那天晚上又在丁佩家中一次性大量饮水,外加服下了一种比阿司匹林还要强效数倍的止痛药,结果才引发了低钠血症进而脑水肿,进而意外离世。
专家们为印证这一推论,还特意调取了当年法医的尸检报告。
报告显示,正常人的脑重约为3磅,而李小龙的脑重高达3.5磅,与常人相差整整重了0.5磅。这半斤肿胀增重来自于脑水肿的恶劣结果。
除了提出上述结论,该文还附带了一个有些讽刺意味的细节:李小龙生前曾公开说过这样一句话"水就是我的朋友"。
如果文章的判断属实,那李小龙的这句名言就没有比这更具有讽刺意味了,因为他居然"被亲密的好朋友——水给毒死了"。
不过,对于专家的这一"新发现",社会上依旧存有诸多质疑之声。
"假如李小龙真的意识到自己喝水过多,为什么不及时就医?""李小龙作为武术大师,反射神经也理应相当敏捷,怎么可能连喊都喊不醒?整个事件实在太蹊跷了!"
南方医科大学白云脑血管病医院院长潘速跃也驳斥了专家的说法,并给出了更有医学依据的判断:
"根据尸检报告,李小龙患有急性脑水肿,没有发现肾脏及其他脏器疾病,但有癫痫发作史。
因此,他很可能存在先天基因缺陷。加上服用了止痛药物,才诱发了脑水肿、猝死的结果。"
或许我们永远也无法知道李小龙离世的确切原因了。但不管这起事件的真相如何,都无法掩盖李小龙在影视界和武术界的巨大成就和影响。
大家对李小龙的了解是,他从小就天资聪颖,在武术方面尤为突出。
13岁那年,李小龙便拜入了著名武术家叶问门下,并很快成为叶问最钟爱的干儿子。
此后李小龙一路高歌猛进,将祖师爷们亲传的咏春拳发扬光大,创造出"截击""止击"的创新打法,令无数后辈折服。
就在香港电影界逐渐没落、武打片式微之时,李小龙凭借着一句"“Chinese kungFu”一炮而红,旋即爆红成为家喻户晓的巨星。
接连主演多部武打佳作,其大开大阖的花拳绝招无不让观众拍案叫绝。
更为人称赞的是,李小龙不仅在武艺方面造诣高深,他的身手也是一等一的了得。
为了保持最佳状态,李小龙坚持高强度训练,每天都有专人测试体脂率,确保身材几乎全是肌肉。
就连电影拍摄中的绝招,都是他亲自上阵,全程没有替身。
就在李小龙事业蒸蒸日上,凭借着过人的武艺和电影口碑日益攀升的时候,7月21日这则死讯犹如当头一棍,猛地将所有人打懵了。
1973年7月25日,正值立夏时节,李小龙的遗体被从九龙殡仪馆移出时,竟然有数万名市民冒着大雨前来送别。
当时的现场一片哀伤沉痛的氛围,不时传来震耳欲聋的哀号声,场面极为壮观。稍晚些时候,一名女士还为李小龙遗体献了最后一个吻别,泪水夺眶而出。
这份规模盛大的送别仪式,足可见李小龙在香港乃至全世界影迷心中的重要地位。他那种不畏权威、永不言弃的武术精神早已深深地打动了无数人的心。
虽然生命的长河戛然而止,但李小龙却永远活在人们的记忆里。
【1】最大“李小龙”.新浪网(来源:大洋网-广州日报) [引用日期2022-05-29]
【2】功夫影帝李小龙.新浪网 [引用日期2022-06-15]
【3】李小龙逝世50周年:一代功夫巨星的武者之道与银幕人生.凤凰卫视2023-07-21 17: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