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行只需要悟透这三件事就能大彻大悟(大智大慧之人才能看懂)
修心有三见:见天地、见众生、见自己。
·见天地:天地浩渺无垠,蕴含无尽奥秘与力量。见天地需以敬畏之心感知自然,山川宇宙星河,游历四方,于高山之巅观云海奔腾,体悟天地之壮阔雄浑渺小,自我于中映照,或静立海滨,望潮起潮落,悟生命之起伏如沧海一粟,亦在风雨雷电中感受天地之威,敬畏造化神奇。
从天地四时更迭,万物生长收藏里明了规律不可违,顺势而为方得自在。借自然万象拓展心量,超脱狭隘自我认知,领略天地间大境界。
·见众生:众生百态,皆有其苦乐悲欢与因果缘由。见众生:要以慈悲之眼洞察人间万象,置身尘世烟火,观市井街巷之人为生活奔波劳碌,有欢笑泪水希望绝望,感众生之艰辛不易,无高低贵贱之分,皆在命运之轮流转,与老弱病残心生怜悯,援手相助,逢困厄之人施以援助,不图回报,不评判不歧视,包容接纳不同灵魂。
与众生相处中,磨去自我傲慢偏扰,培养悲悯情怀,知人间疾苦,晓众生需求,以善念善行回馈世间,共筑友情天地。
·见自己:自我内心深邃幽微,仿若迷宫。见自己须于独处静思时深度内省,抛却外界纷扰,直面本心真实,回顾过往经历,剖析行为背后动机与思维模式,哪些是习性执念束缚,哪些是真心所向追求。在成功中总结经验,更在失败挫折里探寻不足根源,于独处中感受情绪变化,不逃避压抑,理解接纳每一种情绪产生意义。
以此为镜,照见内心深处渴望恐惧优点瑕疵,从自我认知里逐渐明晰人生方向,修正言行举止,塑造健全人格,达内心平和圆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