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网络霸凌八年打赢诽谤官司 “温岭神女”与自己“和解”
胜诉一年,“温岭神女”事件当事人王晶晶再次受到了媒体关注。
10年前,温岭的一所中学内,因两个同学打碎王晶晶杯子,一句“这个杯子要300万”把王晶晶带入了舆论漩涡,同学们调侃她为“神女”。2017年4月,王晶晶以诽谤罪,向温岭市法院起诉中学校友蒋自成(化名)。2018年4月,王晶晶胜诉,曾在网络上造谣诽谤她的蒋自成被判拘役三个月。
因为这场看似胜利的“战役”,一年后的今天,已经结婚生子的她依然在网络上遭到谩骂、攻击和质疑。她说,曾数次想过自杀,但最终选择了“与自己和解”。
她站出来发声,是对“网络暴民们”的一次反击,也想鼓励更多受校园、网络霸凌者用法律武器捍卫自己的权利。
4月26日,钱江晚报一篇题为《受霸凌八年打赢诽谤官司:时间送给我“不好惹的脸”》的报道,将“温岭神女”事件当事人王晶晶再次推上了“热搜”。

王晶晶的生活照。 受访者供图
被一句玩笑话拖入网络暴力
王晶晶是温岭市人,出生于1993年的春天,26岁的她一头干练的短发,面孔瘦削。
回想当年,16岁的她乌黑的中长发,面相温柔,性格腼腆。但比起过去,王晶晶更喜欢现在的自己,“有一张不好惹的脸”。长达8年的网络霸凌在王晶晶记忆里是阴影般的存在,她说,“你弱,身边的坏人就多。”
时间倒回至2009年,彼时的王晶晶在温岭一所颇有名气的中学就读。她成绩优异,是班上的前五名。然而,同学们课间的一句玩笑话,却把她卷入了一场长达八年的舆论风暴中。
“当时,我们班两个同学打闹时打碎了我的水杯,我同桌开玩笑说这个杯子要三百万,你们竟然打碎了。”王晶晶本觉得这只是同学之间不值得一提的玩笑话,没想到“三百万”的事却在学校的贴吧里迅速传播,成了一个噩梦的开端。
“一个叫王晶晶的女生,自称买了三百万的水杯?”“既然有钱还穿这么土,长得像凤姐一样。”调侃渐渐演变成群嘲,并且一发不可收拾,王晶晶被同学们戏称为“神女”,意思是一个神奇的女子。
这并不是什么好名字,这个带着幼稚恶意的称呼,在王晶晶后来的成长经历中像阴影一样跟了她8年,从校园走到婚姻。
课间会有外班的学生拥在她们班级窗口围观“神女”,甚至有学姐在放学的路上堵她,确认她的身份后扬手就是一个耳光,打了20下,然后转头就走。
朋友也因她被划入“神族”范围,并开始疏远她,“她们说我太出名了。”
高中期间,王晶晶得了抑郁症,两次试图自杀,未果。
高二那年,原本成绩不错的王晶晶迫于压力不得不休学,半年后重返高复班,于2012年考上一所大专。
新的环境并没有让她从网络霸凌中逃脱,之后几年里,她经历了被“卧底”、被偷拍、被背叛……有人在要到她自己的私密照片后,转头就发到了论坛,这名网友还戏谑“卧底这么久,终于不用再装了。”
王晶晶走到哪里,都似乎背后有多双眼睛,“感觉有人盯着你,却不知道是谁,那种感觉很恐怖。”
大专毕业后,王晶晶开始经营淘宝店、结婚、生子,但无论哪里都有人把她所谓的“黑历史”扒出来,拿“神女”说事。王晶晶形容那八年,感觉每一天都在被所有人讨厌。
将诽谤者送上法庭
2017年,王晶晶以诽谤罪,向温岭市法院起诉中学校友蒋自成。
法院的判决书中写道:2016年10月,蒋自成在知乎专栏上,发文章公布了王晶晶的姓名、出生日期、QQ号码等个人信息,并谎称持有其不雅照片,文章内还含有“500包夜不用套”“为什么叫她晶晶,因为她五行缺日!”等诽谤的语言,引起大量网民围观,该帖实际浏览量为6728次,链接点击量为113222次,评论518条。
王晶晶告诉新京报记者,自己过去并不认识蒋自成,当问及蒋自成诋毁她的原因,她想了想回答道“因为我是全校公敌吧。”
根据法院判决书,蒋自成自2010年以来,一直在网络上多个平台散布污蔑、毁坏王晶晶形象的信息,“神女”和“三百万”的事情被添油加醋地不断重提。
据王晶晶描述,2017年2月,她和丈夫曾打听到蒋自成的地址并上门找他,要求他删除在百度贴吧和知乎上散布的谣言,但蒋自成谎称只是在贴吧上转载,原帖并非他发,只删除了贴吧上的一个帖。
“他说保证不会再骚扰我了,所以我们达成了和解。”后来,王晶晶和丈夫起诉了知乎上造谣的楼主,王晶晶说,“我也没想到调查结果出来以后还是他。”
2018年4月,王晶晶拿到了胜诉的判决书,蒋自成最终被判拘役三个月。回想起拿到判决书的那一刻,王晶晶说,“直到最后一刻,才觉得这个事情算是结束了。”
“我其实不是一个喜欢翻旧账的人”,王晶晶说,如果不是一直在影响她的生活,“我不会太计较和追究过去的事情”。

案件判决书。 受访者供图
对话王晶晶:再不维权,可能脱不掉“神女”两个字
4月26日,王晶晶胜诉一年。在网络上被持续被人肉、谩骂一事,受到当地媒体钱江晚报的关注,关于她曾经遭遇的网络霸凌经历也引发了新一轮的讨论。26日,王晶晶接受新京报记者采访,谈了自己胜诉这一年。
“我丈夫很支持我打官司”
新京报:什时候开始想去反击?
王晶晶:应该是2016年的10月开始有这种想法,当时蒋自成再次在网上诋毁我,我感觉如果我再不去维权,再不去反击,我可能一辈子都摆脱不掉“神女”这两个字了。
从某种意义上说,我也是不得已而为之。因为不管我走到哪里,不管我做什么,开店、搞摄影,结婚生子,总有一双背后的手想把我的生活毁掉。生孩子的那段时间,我想去母婴论坛分享经验,都会有人把我过去的那些所谓“黑历史”翻出来,添油加醋抹黑我。
新京报: 维权期间有没有遇到什么困难?
王晶晶:有。很少有律师愿意接这个案子。另外找到当事人也很困难,人在网络上相当于披了一层马甲,谁也不认识谁,说话好像也就不用负责。网络上遇到这类事情,大家基本上都是自认倒霉的。
新京报:家人支持你打官司吗?
王晶晶:我的丈夫非常支持我,无论是在心理还是在行动上的支持,他为这个案子付出了很多。我妈会觉得,我的校友攻击我可能主要还是我自身的原因,她会说:‘谁让你虚荣的,谁让你早恋的’。我爸就觉得,我的几万块钱会打水漂,这个官司不会赢的。但我自己就是想搏一把。
新京报:对你来说,官司的胜利意味着什么?
王晶晶:这是我人生的一个转折点。我觉得不光是因为胜诉,而是我自己心态的改变。以前我总会给人软弱的感觉,但是自胜诉这一年来,我性格转变很大。这么多年我一直在逃避,直到近几年时间才开始正面去面对这些流言蜚语。
我觉得,是时光给了我一张不好惹的脸吧。最初我长相很柔和,现在经历得多了,会有相由心生的感觉,看着更多锐气。可能不认识的人第一次见到我,就觉得我这个人不太好惹,攻击我的人也要衡量一下后果了。
劝被欺凌者勇敢反击
新京报:胜诉后,网上还有人继续骂你?
王晶晶:还是有的,但我已经不在乎了。对我来说,这已经结束了,过去的一切都结束了。我也已经成长起来,不会再害怕和逃避。胜诉后大多数责备声音是我的校友,他们觉得我给母校抹黑了,在他们的印象里,老师和同学们都非常好。其实我也可以理解这种想法,如果把我换到他们的位置,也许我也会觉得那段时光很美好。高中以前,身边的同学和老师也都对我很好,那时候我也不会太在意学校里那些受到孤立和欺凌的人。
新京报:网络上出现很多支持你的声音,你怎么看?
王晶晶:我觉得,可能是因为我那时候胜诉了,事实证明我是受到霸凌的一方,而另一方是错误的,舆论的风向已经开始倒向我这一边了,所以支持我成为了主流。而在过去诋毁我是主流的时候,此刻支持我的人,如果在那时候先听到对我不利的消息而先入为主,也许也会是当时诋毁中的一员。
新京报:还会在网上发表言论吗?
王晶晶:如果看到舆论一边倒针对一个在我看来没做错什么的人时,我想会抵住压力去发声。去年一个因为还不起父母所借高利贷的护士自杀了,第一次自杀被警方救回后,很多网友说她是“作秀”“骗取同情”。我其实很想替她争辩一下,但是因为我自己的身份也不敢多说,我怕再被人挖黑底、被人身攻击。
后来她真的去世了,我非常后悔。所以以后再有类似的事情,我会去说话。我不明白为什么网民会觉得,你的观点就该和我一样。当我去提出不一样的意见的时候,就有人会说“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活该你被校园欺凌。”
新京报:你的经历会鼓舞那些被欺凌和被网络暴力的人吗?
王晶晶:网上也有很多人会私信我,这些人大多和我一样遭遇了校园暴力,或者也有家庭里面的不公,比如“扶弟魔”,一切要为弟弟考虑。我就会劝他们,要学会直面问题,要积极去拒绝,去反击。我以前也是这种“回避型人格”,但现在我就会选择勇敢地面对。当你勇敢地去直面问题时,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所以我觉得人最大的敌人其实还是自己。
新京报记者 李一凡 编辑 康佳 校对 李世辉
本文由树木计划支持,新京报独立出品,在新京报和今日头条独家发布,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