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下北上,以及上厕所、下厨房
在我们日常用语中,会说南下北上,而不会说,南上北下。如,数十万大军北上,兵锋直指沈阳。又如,南下广州,淘得第一桶金。为什么说南下北上呢?一般的解释是这样的:
我国古代宫殿都是座北朝南的,帝王的座位设在北方,面向南方。帝王坐在北边为尊,北就为“上”。坐在南边的群臣为卑,南就称“下”。也有人认为,古人夜观星象,抬头正对着象征帝王的北斗七星,帝旺为尊,所以北为上。这些解释的核心就是把帝王跟方向联系起来,也是有一定道理的。
我们还可以从传统阴阳五行角度来看南下北上的含义。北的五行为水属阴,南的五行为火属阳。北水主智慧和知识,南火主文明和礼教。智慧属于先天无形,一个人有了智慧,有了学识,才能够明理,社会才能有文明和礼教,水大于火、先于火。上为尊为先,下为卑为后,故,北为上,南为下,称北上南下。
再看上厕所和下厨房。厕所人们解决二便的地方,黄帝内经云:肾司二便。肾的五行属水,主智为尊,所以古人说上厕所。厨房是人们解决饮食受纳的地方,五行理论认为一切饮食受纳皆属土。五行之中火土同宫,火居南方,土在南方为其旺地,因此,厨房位性属南方为火为后,所以古人称下厨房。
无论是北上南下,还是上厕所下厨房,都蕴含着一定的传统认知意义,当然更多的是语言习惯使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