仇富排外?反多元?民粹主义的本质和危害,如何应对民粹主义蔓延
“民粹主义”(populism)是西方政治学研究中的重要概念,近年来 成为公共舆论中频繁使用的热词,以此描述一种令人注目的新兴政治势 力:从英国独立党领导人法拉奇,美国总统特朗普,法国“民族阵线”主 席勒庞,到匈牙利总理欧尔班以及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等。
这些政治人 物呈现出某种“家族相似”特点,他们强硬而富有煽动力,鼓吹极端的理 念和政策,宣称代表底层民众,诉诸民众被漠视的利益和被压抑的愤 怒,誓言彻底改变腐败和无能的建制派精英们所造就的黑暗现状,并许 诺民众一个崭新的光明未来。
在许多评论家看来,民粹主义是一个现成 可用的概念,得以把握当下一种重要政治动向的特征。这个概念也因此 走出了学术研究的象牙塔,成为公共领域的一个焦点议题。
民粹主义的 概念相当复杂,也容易被滥用。早在半个世纪前,伦敦经济学院曾为此 召开过学术研讨会,与会者们一致同意,“民粹主义”这个术语虽然有 用,但含义太过模糊以至于无法形成单一的确切定义。
在近年大量出现的相关著作与文章中,米勒的《什么是民粹主义?》脱颖而出,甚至被誉为“对民粹主义现象最好的理论解释”。
他反对时下对“民粹主义”一词过度宽泛的使用。
民粹主义可能表现为反建制、敌视精英、愤怒、非理性、不负责任、仇富、排外……但所有这些都不是其独有的特征。
米勒认为,民粹 主义的“界定性特征”(defining feature)不是反对精英,而是对“人民”代 表性的垄断:民粹主义者们宣称,他们,且只有他们才代表“真正的人 民”及其意志和利益。这种对政治代表性的道德垄断才是民粹主义的独 特之处。
诉诸“人民的意志”意味着信奉“人民主权”原则,因此民粹主义与民 主政治具有令人迷惑的相似性,也总是如影随形。米勒认为,民粹主义 是代议制民主无法摆脱的“永恒的影子”,是一种“源于民主世界的内 部”的危险。但民粹主义要维持其对代表性的垄断,必须抹杀现代社会 的多元性,也就必须压制和排斥部分民众的意志和利益,从而反讽地陷 入它所指控的那种精英政治罪行(压制与排斥)。在根本上,反多元主义(anti-pluralism)的特征使民粹主义不仅是反自由的,最终也是反民主的。
米勒对施米特有过深入的研究,特别对施米特的“同质化人民”做过尖锐的批评分析,这使他对民粹主义的反多元主义特征抱有特殊的敏感 性。
在他看来,一个复杂多元的现代民主社会中,绝不存在单一的政治意志,更不用说单一的政治观点了。这是所有欧美社会的政治现实。
英国脱欧公投中,有48%的投票者选择留在欧盟;美国总统大选中,希拉 里·克林顿获得超出特朗普286万张的大众选票;欧尔班在匈牙利策划公 投“抵制布鲁塞尔在移民问题上发号施令”,但投票人数未达到一半,实 际上失去了法定效力。
但所有这些事实都不妨碍民粹主义政客声称代表 全体人民。法拉奇宣称,英国公投的结果是“真正的人民的胜利”,这意 味着反对脱欧的公民算不上“纯正的英国人”;特朗普也曾在竞选集会中 宣称“真正重要的事情是人民的联合一体,因为其他人毫无意义”。显 然,民粹主义者需要制造一个神话:世上存在一个真正的“人民”群体, 一个同质性的、永远正直的人民,全体人民可以通过一个声音表达心 声,而民粹主义者自己就是这个声音,是人民独一无二的道德的代表。
民粹主义对民主政治会造成什么样的危害呢?
在米勒看来,首先是 将政治对手“非法化”。指控自己的竞争者“非法”并不是在表达政策分歧 (政策分歧本身是民主政治的特征之一),而是将政治对手妖魔 化,“揭露”他们的人格扭曲或道德腐败。
米勒曾在一篇文章中提到过一 个妖魔化的极端例子。美国有一名右翼电台节目主持人亚历克斯·琼斯 (Alex Jones),是特朗普狂热的支持者,而且收到过特朗普本人的电 话致谢。他在网站上发布消息说,克林顿和奥巴马真的是从地狱中上来 的人,“如果走近他们,你会闻到地狱的硫黄气味” 。
在这种妖魔化 的驱动下,民主不再是竞争的政治,而是你死我活的恶性斗争,是善恶 之间的决战。
同样,由于民粹主义者否认社会的多元主义,执意要把公 民之间的分歧转化为“人民与非人民的对抗”,坚持要将异己的人群—— 那些不支持或不认同他们“人民”观念的人——排除在“真正的人民”之 外。
在对民粹主义的特征做出阐释之后,米勒也对当前相关讨论中的一 些流行误解提出了批判分析。
首先,有人相信民粹主义与代议制民主相 比更具“直接民主”的倾向,这会使政治更贴近民众。
但米勒反驳说,民 粹主义者并不反对代议制民主,只要他们自己是那个代表,他们甚至可 以不反对精英,只要精英是他们所定义的“人民”的代言人。他们呼吁要 让“人民自己发出声音”,但完全不关心广泛的民主参与,他们热衷于政 治和道德的断言,而不是促进开放的、自下而上的公民辩论。他们制造 民意的方式是在(直接或间接的)民主程序之外来定义人民。
第二,有 大量研究表明,右翼民粹主义的支持者与其社会经济状况并不直接相 关。
在上届美国总统大选中,特朗普的支持者并非低收入人群,大多数 经济状况最差(年收入不足5万美元)的人投票给了希拉里·克林顿。将 民粹主义的支持群体与现代化的失败者相联系的看法,缺乏可靠的经验 证据基础。
实际上,特朗普的成功秘诀在于,他使许多白人(仍然占美 国人口的绝大多数)相信,他们自己的地位已经衰落,变成了受压迫的 少数族群,从而将“白人身份运动”与“美国人民”关联起来。
第三,许多 自由派分析家认为,民粹主义政客一旦上台执政就会自我瓦解,因为他 们没有真正可行的政策。在他们看来,民粹主义在本质上是一种抗议政 治,而“抗议者是无法统治的”,因为在逻辑上,人们不能抗议自己。
而 米勒认为,这是一种自我安慰的错觉。民粹主义执政并不必定落入自相 矛盾。执政的民粹主义者当然会面临种种挑战和失败,但他们总是可以 将所有失败都归咎于那些“反人民的精英”的破坏,这就是民粹主义者往 往偏爱阴谋论的原因之一。人民必须永远正确,一切失败都是敌人的阴 谋所致,而国内或国外的敌人总是源源不断。
实际上,在俄国、土耳其、匈牙利和波兰等国,民粹主义政客已经 成为执政者。
为了制造统一的人民,那些抵制代表性垄断的人群必须被 禁声或名誉扫地,或者促使他们离开自己的国家,将他们从“纯粹的人 民”中剥离出去(近几年来,大约有10%的波兰人、5%的匈牙利人移居 国外)。 由此,民粹主义政客不仅造就了自己的国家,而且造就了他们一直 以其之名发言的同质化的人民,民粹主义因此可以成为某种“自我实现 的预言”(self-fulfilling prophecy)。
在此存在着一个悲剧性的反讽:当 权的民粹主义者恰恰犯下了他们所指控的精英犯下的那种政治罪——排斥公民和篡夺国家,他们最终会做出所谓建制派的行径,只不过更带有合理化辩护或自觉意识。因此,以为“大众反叛”的民粹主义领袖有可能改善民主的想法是一种深刻的幻觉,民粹主义者不过是另一种类型的精 英,他们试图借助政治纯粹性的集体幻象来掌控权力。
那么,应当如何应对民粹主义势力的蔓延?米勒对此并没有完整的 方案,但提出了几点明确的主张。
首先,需要防止对民粹主义一词的滥 用。
不应当将美国的伯尼·桑德斯(Bernie Sanders)、英国的杰里米·科 尔宾(Jeremy Corbyn)、希腊左翼联盟(Syriza)和西班牙左翼政党“我 们能”(Podemos)与特朗普、法拉奇和埃尔多安混为同一个类别,统称 为民粹主义。因为只有后者才宣称自己是“真正的人民”的唯一代表,而 前者承认社会的政治多元性,并在此基础上试图重塑社会民主。
第二, 应该认清民粹主义者们对民主的威胁,而不是夸大他们对精英权力有益的矫正作用。当然,同时需要在政治上与民粹主义者接触,而且不是援 用民粹主义那种排斥和妖魔化的方式来对待民粹主义者。
第三,需要将 民粹主义政客与其支持者区别开来。
民粹主义者虚构了“真正的人民”及 其“统一的意志”,但他们触及的政治问题并非完全虚构:西方国家日益 严重的不平等,以及许多公民被排除在政治进程之外,这些都不是杜撰 的问题。那些支持他们的民众也并非只是受到煽动蛊惑,陷入非理性的 情绪爆发。理性与情绪的分野本来并不那么泾渭分明,情绪当然可以出 自理由,这不意味着我们必须接受所有这些理由,但宣称所有民粹主义 的支持者都只是被“愤怒驱使”,那将永远无法对他们的理由展开真正严 肃的讨论。
最后,必须直面“我们时代特有的真实冲突”,主要不是所谓“精英对峙人民”的冲突,而是更为开放的倡导者与某种封闭的支持者之间的冲突。
这种冲突包含着切实的利益关切,应当让贸易协议等政策转向更有利于工薪阶层,由此赢得选民的支持。当然,这只是抵制民粹主义战略的一部分。
米勒告诫说,利益之战并不是一切,“自由主义者也必须踏入身份政治的危险领地”,必须打破民粹主义编造的“纯粹的人民”的幻象,并塑造一种“更有吸引力的、最终是多元主义的英国性和美国性的概念”。
作者:刘擎
编辑:纫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