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911事件死亡人数,911事件总共死亡人数
“9·11事件”又称“9·11恐怖袭击事件”、“美国9·11事件”等,指的是美国东部时间2001年9月11日上午(北京时间9月11日晚上)恐怖分子劫持的4架民航客机撞击美国纽约世界贸易中心(双子塔)和华盛顿五角大楼的历史事件。包括美国纽约地标性建筑世界贸易中心(双子塔)在内的6座建筑被完全摧毁,其它23座高层建筑遭到破坏,美国国防部总部所在地五角大楼也遭到袭击。世贸的两幢110层塔楼在遭到攻击后相继倒塌。事件共造成3201人(包括343名消防员)遇难,大楼倒塌后,仅救出3名幸存者。
美国911事件死亡人数:
官方报道死亡人数。
2001年9月11日,恐怖分子劫持了美国4架民航客机,其中两
架撞塌了纽约世贸中心“双子大厦”,一架撞毁华盛顿五角大楼的一角,另一架坠毁。这一系列袭击导致3201人死亡,并造成数千亿美元的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
地点:美国纽约州纽约市、美国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尚克斯维尔
时间:2001年9月11日早上7:58至10:50(美国东部的夏令时间)(北京时间9月11日晚上)
袭击目标:世界贸易中心、美国国防部──五角大楼
形式:劫机、自杀攻击
死亡人数:3201(含凶手)
受伤人数:6291
主凶:基地组织
美国东部时间2001年9月11日早晨8:40,四架美国国内民航航班几乎被同时劫持,其中两架撞击位于纽约曼哈顿的世界贸易中心,一架袭击了首都华盛顿美国国防部所在地五角大楼。而第四架被劫持飞机在宾西法尼亚州坠毁,据事后调查失事前机上乘客试图从劫机者手中重夺飞机控制权。
美国911事件全程回顾:
911事件真相:
“神圣星期二行动”当1996年本·拉登以极为优雅而温和的声音说道“当你可以用推土机的时候,为什么要用斧头呢?”的时候,对于在2001年“9·11”恐怖袭击事件中不幸遇难的3000人来说,这句话无疑在当时已经宣告了他们的死亡。也正是这句话标志着被称作“神圣星期二”行动的开始,这是基地组织内部对2001年9月11日的恐怖袭击行动的称呼。巴基斯坦人哈立德·谢赫·穆罕默德于今年三月在巴基斯坦被捕,他是“9·11”恐怖袭击事件的主要策划者之一。他在巴基斯坦被捕后向审问他的美国人解释了拉登所说的“推土机”和“
斧头”的含义。原来拉登所说的斧子是指谢赫·穆罕默德在1996年提出的袭击方案。当时,谢赫·穆罕默德曾提议租用一架小型飞机,并装满炸弹,撞向美国中央情报局总部大楼。但“心怀雄心壮志”的本·拉登认为谢赫·穆罕默德的方案无异于举起一把斧子砍向敌人,没有太大的杀伤力,因此拉登提出了更为雄心勃勃的“推土机方案”,该方案是指劫持多架民航客机作为炸弹同时撞向多个目标,这也就是后来基地组织“9·11”袭击方案的雏形。哈立德·谢赫·穆罕默德的副手拉姆齐·比纳尔谢比赫也是“9·11”事件的关键人物之一。哈立德·谢赫·穆罕默德与拉姆齐·比纳尔谢比赫都是在巴基斯坦被捕,他们首先受到了巴基斯坦秘密情报机构ISI的审讯。比纳尔谢比赫是在阿富汗本部指挥的本·拉登与在德国汉堡的基地分部承担自杀性袭击任务的飞行员穆罕默德·阿塔等人之间传递消息的主要联系人。在审讯过程中,比纳尔谢比赫几乎没费什么周折就开口说话了。偶尔他还会叹口气说道:“到底尘世间的生活有什么好?在我心里,天堂要美妙得多。”世贸中心“幸存”8年与比纳尔谢比赫相比,谢赫·穆罕默德的审讯难度要大得多。美国的各种审讯专家则利用了各种心理战术,终于让他开了口。谢赫·穆罕默德家族的多名成员都是基地组织的骨干分子。“9·11”恐怖袭击的历史也许一直可以上溯至1993年春天一个阴冷的星期五,这是美国世界贸易中心大楼第一次遭受恐怖袭击的时间。1993年2月26日,一个满脸胡须,眼神深邃而举止内向的年轻人在世界贸易中心的地下停车场里安放了一枚威力巨大的炸弹。这个人就是“9·11”事件的主要策划人谢赫·穆罕默德的侄子拉姆西·阿默德·约苏夫。这次爆炸炸出了一个200英尺宽100英尺深的大坑,并造成6人死亡。被捕后约苏夫突然感慨万千地说道:“假如我当时能弄到更多的钱并拥有更多的时间,这两个塔楼早就不存在了。”除了谢赫·穆罕默德这位策划袭击世界贸易中心的侄子外,他的哥哥也是基地组织的骨干分子。恐怖袭击酝酿已久1993年对世界贸易中心的恐怖袭击虽然也给美国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恐慌,但是并没有达到基地组织预想的结果。谢赫·穆罕默德终于在1996年再次说服本·拉登采用一架装满炸药的小型飞机袭击世界贸易中心大楼。但当时本·拉登心里却一直在盘算着一个更为“宏伟而壮观”的计划。随后他根据本·拉登的旨意提议,基地组织同时劫持10架民航客机,五个在美国西海岸,另外五个在美国东海岸同时对美国本土发动大规模的恐怖袭击。经过多次讨论后,1996年本·拉登决定劫持四架民航飞机实施攻击。袭击曾有多个版本从谢赫·穆罕默德和比纳尔谢比赫这两位基地头目的供词中得知,在确定具体的袭击目标问题上,基地组织的头目们曾有不同意见。一些人主张袭击核电站,但是最终基地组织还是放弃了袭击核电站的计划。根据谢赫·穆罕默德的回忆,当时基地组织主要担心袭击核电站有可能使局势失控,同时由于美国空军对核电站的监控非常严密,因此计划有可能失败。本·拉登及其随从们还曾考虑过袭击计划的规模。当时有人提议进行“双波袭击”,首先先从美国劫持多架民航飞机实施第一波攻击,随后从南亚劫持的民航客机进行第二波攻击。1999年,基地组织最终确定了劫持四架民用客机袭击的方案。2001年2月初,基地组织的头目在阿富汗的大山中举行了一次秘密会议。会后,本·拉登即告知比纳尔谢比赫已经选定的四个袭击目标。其中的三个目标就是世贸中心的双塔和五角大楼,而第四个目标根据对比纳尔谢比赫的审问确定是美国的国会山。而在此前,美国当局长期以来曾一直认为在宾州坠毁的这架飞机的袭击目标是白宫。对比纳尔谢比赫的审讯记录表明,本·拉登早在2000年5、6月间就已经敲定了“9·11”恐怖袭击的目标。
11个关于911事件的显著事实: 1、世贸中心7号楼的神秘坍塌:除了两座大厦外,世贸中心还有一座高层建筑坍塌,即世贸中心7号楼――两座塔楼旁边的47层钢架摩天大厦,在没有被任何飞机撞击的情况下,于当晚5:20分也坍塌了。坍塌方式完全是专业爆破的方式――突然倒塌、爆炸性、原地直立坍塌、接近自由落体速度、完全粉碎、不损及周边其他建筑物――等等11个只有控制性爆破技术才存在的坍塌特征。该楼承租人Larry Silverstein在2002年公共广播电台说到当天下午他就“拆毁”(pull it)7号楼向纽约市政消防局提建议,而“拆毁”在建筑学上专指大型爆破,需要专业人员数星期的设计和布置。令人惊讶的是,在571页的911委员会报告中居然未提及世贸中心7号楼瞩目的坍塌。 2、官方说坍塌是因为着火,事实上除了911事件,火从来没有造成过钢架结构建筑的坍塌。 3、可以检查出爆炸特征的世贸中心建筑钢架,很快被运往海外熔毁了,这是史无前例的对联邦有关犯罪现场法律的违犯。 4、任何飞机失去联系,战斗机都会常规性地到空中巡查,这种情况平均每年出现100次,基本在20分钟之内都会实现。而911的飞机失去联系却近2个小时没有侦察。 5、安全部门一反既有惯例,在得知美国被袭击并且总统可能成为目标之后很长时间,让布什总统留在一间非常开放的教室拍照。6、有未明身份的内部人士在美国航空、美联航和被恐怖袭击影响的有关公司股票上,买“看跌期权”获利数百万美元,这种赌注式行为就发生在911前夕。 7、至少有来自11个其他国家的警告说明有可能袭击,911之前内部人士如军方高层官员John Ashcroft和旧金山市长Willie Brown被警告不要飞行。 8、2000年9月,一群新保守主义鹰派,其中很多其后即在布什政府里任要职的人,写信说他们认为:如果“缺乏一些灾难性的和可催化性事件――比如新珍珠港”,他们大量集结军队的计划会进展很慢。 9、据BBC和卫报报道,一些被宣布为911“自杀劫机者”的人仍然活着并活得很好;据每周新闻和其他来源的报道,其中至少5人在美国军方基地受过训练。 10、布什政府抵制911委员会的成立长达441天,其他类似调查,如对于珍珠港事件、肯尼迪总统刺杀案、宇宙飞船遇难等事件,均在一周内启动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