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德柘荣的马仙传说

宁德柘荣的马仙传说

有关马仙的文献记载,最早应追朔到唐代缙云令李阳冰所纂的《护国夫人庙碑记》。明代的《绘图三教搜神大全》、史学家何乔远《闽书》、文学家冯梦龙的《寿宁待志(香火篇)》、清代景宁鹤溪人潘可藻《马孝仙传》等其他一些古籍也有所记载,但马仙的史料和传说历来众说纷纭。

柘荣马仙传说

按柘荣民间的说法,马仙生于后晋开运元年(公元944年)正月十五日子时,随父母及两位姐姐同住浙江景宁鸬鹚村,名曰“马七娘”。七娘十三岁的时候,得到太上老君的指点并服下赤炼仙丹。公元962年七月初七日,18岁的七娘在百丈岩上采药带体飞升成仙,人称“马仙”,尊称“马元君”。

马仙得道成仙之后,有一天,大均溪和沐溪下起暴雨,洪水猛涨,岸边行人不能往来。马仙即把手中的雨伞扔到河中,化为渡船帮助人们过岸。在廊下避雨的一人名叫叶大郎,平时挑着青草药走街串巷为人治病,这时候,他也请求马仙渡他过河,马仙看了看他的草药说,“我只渡人不渡物。”叶大郎沉吟半响,恍然大悟,立即将草药分给附近的村民,并告诉村名用药的方法,叶大郎到达对岸后,长跪不起,发誓要跟随马仙行医天下,见叶大郎心诚,也有造化,马仙接受了叶大郎的请求。叶大郎受马仙指点,七年后参透成道的道理,同马仙济民随驾立功,人称他叶大帅、叶大将军。

马仙的孝德文化备受后人推崇。相传马七娘的父亲过世后,她一面等待从军归来的未婚夫,一面照顾生病的婆婆。每天早出晚归,风雨无阻,步行几十里地去帮人纺纱织布,以此赚钱养家糊口和给婆婆治病。

有一天,卧病在床的婆婆想吃鸡肉。马七娘二话没说便把家里唯一的大母鸡给宰了,当拿到溪边褪白时,鸡心被一条大鲶鱼给偷吃了。回到家,婆婆埋怨七娘偷吃。七娘伤心委屈,跑到溪边哭诉。大鲶鱼被七娘的孝心感动,便把鸡心还给了七娘。一次,婆婆口干想喝米羹,叫马七娘到邻近人家讨些。七娘遍寻全村无果,最后还是在百里外的小村子讨到了一罐米羹。婆婆等得又急又生气,还把米羹倒在屋外的岩缝边。从此,这岩缝便终年流淌着一股似羹的白甘泉。

柘荣民间的接仙信俗,人们山上接的不是马仙的神龛或是塑像,而是一只带了金戒指的蟾蜍。相传这只蟾蜍原是灵岩宝洞的徐洞主。徐洞主在东狮山上修炼近千年,却一直未能参透玄理。马仙来到东狮山之后,徐洞主向她请教。后来徐洞主秉承马仙旨意到民间行善积德,日而久之,世间人把它当成马仙的化身,总供起来。某些时候,它就是马仙的同一体,倍受天下信众崇拜。

仙屿庙的由来

仙屿庙建在七星墩上,常年香火不断。山不在高,有仙则灵。每逢马仙诞辰之日,庙内外挤满上香的人,鞭炮响彻云天。若是遇上几年一次的迎仙游神活动,更是热闹非凡。

柘荣有文字记载马氏天仙,始于宋景德元年(1004年)。是年天旱如焚,民众纷纷叩天祈雨。柘荣信众在城西七星墩(今仙屿)设坛,徒步120多公里至马仙的发源地——浙江景宁鸬鹚岭迎马氏天仙。马仙来后显灵于东狮山,不日天降甘霖、滋润禾苗,当年五谷丰收。后民众又多番祈雨果应,从而山墩顶就成为祈祷马仙的道场。公元1395年,柘荣乡贤组织十三境信众筹集资金在山墩顶废坛建仙庙。后经多次修建,于1815年重建。后人称山墩顶仙屿庙为马仙庙,马仙美名又称鳌头一岛。

仙屿庙在1859年失火。当年乡贤便筹资重建,也就是现存马仙庙的原型。1983年仙屿马仙庙被列为县级首批文物保护单位。2011年,该县成立马仙信俗协会,规范管理马仙信俗活动。仙屿马仙庙先后成为省、市、县三级民间信仰活动场所联系点。仙屿庙与仙屿公园连为一体,现已成为柘荣城镇居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柘荣十三境

境域,是民间迎送祈祷祭典马仙等神灵道场活动的划分依据。柘荣十三境有着地域性和宗族性的特点。根据龙溪河的走向十三境依次排列为:岭口境、东峰境、上城境、后营境、前营境、溪坪境、湄洋境、前山境、洋边境、东源境、西宅境、太阳境和濂溪境。每境以一个大族或大的村庄为基础,聚合3至19个村庄不等,每个境之间的界限十分清楚。其范围几乎囊括了柘荣县大部分的村落,成为全县性的社区范围。从象征性的意义上来说,十三境集体迎仙活动就是各境的祖先觐见马仙、请求麻线赐福的仪式活动。

正月十五、七月十五、十月十五为马氏天仙三位姐妹圣诞纪念日,柘荣十三境的福首就会收取福民敬献的香金,请法师,写疏文做法事,祈保福民一年四季平安,诸事利益万事亨通。马仙迎仙活动是不定期的,遇到干旱等突发性灾难事件、瘟疫传染等,十三境首事就组织信众迎仙降岳到仙屿庙立坛设道场诵经祈祷平安。在迎仙期间,供奉几天后便开始按十三境的顺序,将马仙神像銮驾、仙瓶銮驾和叶大元帅神像銮驾逐一巡游十三境,在每个境供养,保一方百姓平安。

十三境划分的象征含义:

(一)十三境划分的象征含义马仙信仰仪式中以其十三境而组成的庞大队伍尤其引人注目其最早文字记载见于元至正元年(1341)的柘洋湄洋陈氏芦家塘谱系秀二闾山回家遗言十三境的划分即按水流秩序分为岭口境东峰境上城境后营境前营境溪坪境湄洋境前山境洋边境东源境西宅境太阳境濂溪境这样十三境就覆盖了全县的社区网络各境内还设有境宫(社)较大的境则有多个境宫为境内信众聚会供祀活动之所1991年后各境还根据区域变动和新区发展对各境作了调整在今年柘荣县政府筹划的区发展对各境作了调整在今年柘荣县政府筹划的马仙文化主题活动中可以看到无论是3000人的迎仙祈福队伍还是5000人的送仙绕城环游柘荣百姓在柘荣县城按照仙屿公园锦绣花园门口法院湄洋环岛车站十字街溪坪桥头河滨东路东区环岛东狮山文化广场的送仙路线人们井然有序翘首期待自己所在村落归属的境带来的仪式表演让人不禁感叹这几百年前的一次村落划分在马仙信仰的仪式上竟有如此的生命力它不仅没有随着社会的变迁而被遗忘反而成为柘荣人一代又一代口口相传的历史记忆人们赞叹着这一村落的划分方式并按此划分方式组成规模宏大的马仙信仰活动拉德克利夫一布朗认为宗教与巫术仪式之所以在人类文化中得以存在和延续乃是因为它们是社会借以确立某些基本的社会价值从而维护其自身存在的一种作用机制11可见对民间信仰仪式的解读不能仅仅停留在表面而应看到它内在的象征含义柘荣老百姓因迎仙祈福自发地对自己的区域进行划分以龙溪水流这一客观条件为标准实际代表着柘荣百姓最原初的社会价值观它的划分象征着一种百姓生活对社会秩序的需要信仰是百姓生活方式的一个层面在信仰仪式上的秩序要求实质是体现了百姓生活的秩序要求而十三境的划分在柘荣不仅起到了地域内群体身份与地域边界的再划定与确认制功用并使之成为一种传统与历史记忆持续下去形成特定群体的在地化知识体系和地方感使柘荣成为柘荣使马仙成为这一身份的见证者和认同者它象征着由柘荣县这个大的族群而形成的境村家这样一个地方群体网络系统。

▍内容来源:网络

▍图文编辑:宁德城市资讯小编组

相关推荐

​白话文版金瓶梅(二十)-临别风波

​白话文版金瓶梅(二十)-临别风波

77

白话文版金瓶梅(二十)-临别风波 ( 二十)临别风波 欢迎您继续收听长篇小说金瓶梅 且说武松领了知县的命令之后,在家安顿了一天,收拾收拾东西,武松心想: 这从清河赶往东京城...

​大胆预测,2050年中国的样子

​大胆预测,2050年中国的样子

73

大胆预测,2050年中国的样子 当今世界瞬息万变。回顾中国过去几十年的高速发展,有很多次的造富机会,从2002到2016年的楼市,到2005年-2007年的股市,再到2004年才出现的电商。哪怕就...

​承德市十大特色小吃

​承德市十大特色小吃

80

承德市十大特色小吃 01 驴打滚 起源和历史:承德驴打滚是河北特色小吃,有200多年历史。承德盛产黍米,又称黄米,驴打滚是一种用委米制作的大众化小吃,因卷下铺黄豆面,样子颇...

​酒中公主博若莱,不一样的法国风情

​酒中公主博若莱,不一样的法国风情

71

酒中公主博若莱,不一样的法国风情 如果说,在法国葡萄酒帝国,勃艮地(Bourgogne)是皇,波尔多(Bordeaux)是后,那博若莱(Beaujolais)就是公主,她就像一个十六七岁的小姑娘,甜美...

​《天黑得很慢》:文学对衰老的回答

162

《天黑得很慢》:文学对衰老的回答 【财新网】(实习记者 佟宇轩) “人步入老年就像天渐入黑夜,因为天黑得很慢,你还可以做一些事情。也因为距离天黑还有一段时间,所以可能...

​第二次世界大战:第一次阿拉曼战役

​第二次世界大战:第一次阿拉曼战役

87

第二次世界大战:第一次阿拉曼战役 第一次阿拉曼战役于 1942 年 7 月 1 日至 27 日在第二次世界大战(1939-1945)期间进行。1942 年 6 月在加扎拉被轴心国军队惨败后,英国第八集团军向东...

​入主中国市场 进口美国牛肉缘何不便宜

104

入主中国市场 进口美国牛肉缘何不便宜 2017年6月29日,上海,检验检疫部门在核查此次进口的美国牛肉 供图/视觉中国 原标题:进口美国牛肉缘何不便宜 中国对美国的牛肉禁令解除刚刚...

​满币网再次注销失败,被曝提币限制

177

满币网再次注销失败,被曝提币限制 导读: 近日,人人比特、DFund创始人赵东及其合伙人赵鹏被捕一案在杭州西湖区人民法院公开审理。 本次庭审共涉及赵鹏、赵东、余晓菡、周光凯...

​超实用6个撩妹套路,老司机教你撩妹套路女生

174

超实用6个撩妹套路,老司机教你撩妹套路女生 在撩妹情场纵横多年的老司机,想告诉大家一些撩妹套路,避免再走我曾经遇到的弯路,避免再出现浪费大量精力,一无所获的悲催局面...

​12月3日国际残疾人日

​12月3日国际残疾人日

177

12月3日国际残疾人日 1992年10月14日,联合国第47届大会通过决议,将每年的12月3日定为“国际残疾人日”,旨在促进人们对残疾问题的理解和动员人们支持维护残疾人的尊严、权利和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