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密代号“902”,杜聿明身边卧底,一个假命令改变东北战局
中国的建国历史,抗日战胜时期最艰难,国共内战时期最复杂。在中共秘密战线上,出现了很多传奇的特工,潜伏在敌人的内部,用胆魄和生命与敌人周旋,获取机密情报,可谓是一群“行走在刀尖上的人”。
抗日战争胜利之后,东北成为国共两党争夺的焦点。在这个时候,中共的以为秘密地下工作者,代号“902”,卧底于国民党东北军高层的身边,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解放战争期间,这个“902”拟定了一个假命令,直接导致国民党13军89师和54师162团被全歼。
这一个沉重的打击,让杜聿明不得不改变作战计划,进入全面防守阶段,直接扭转了东北联军的不利战局。
这个代号“902”的特工,就是英雄人物——赵炜。
赵炜,本身就是一个高材生,毕业黄埔军校桂林分校,在校期间专攻,设计,土木工程,测绘,战略战术等军事技能。由于过于出色,还得到蒋介石的亲子借鉴,并赠送了一把刻有“不成功便成仁”的中正剑。
尽管蒋介石拉拢的意图很明显,赵炜并没有迷失方向。
毕业之后,被分到第五战区第31集团军,由于各项成绩非常的出色,还得到李宗仁的器重。从这里可以看出,只要赵炜在国民党内部,不出现重大错误,可谓是前途一片光明。
可是,赵炜并不在意,一直心系天下,为国效命是他最基本的理想。经过慎重考虑之后,赵炜放弃了眼前的一切,离开13军。
这个时候,正赶上国共合作时期,国民党暗中实行“防共、限共、溶共、反共”政策,让赵炜感到迷茫,他暗中阅读了很多中共出现的宣传手册、书籍,逐渐了解了许多先进的思想,对中共倡导的革命理论也更加的信服,这让其找到一个报效国家的途径。
赵炜的变化,也引起了中共的注意,一直都在暗中加以引导。
抗日战争结束之后,赵炜被调往国民党东北保安司令部,担任少校参谋。就在这个期间,中共地下组织领导找到他。赵炜本想脱离国民党,到延安,但是还是被说服,留在国民党内部,从事情报工作,发挥更大的作用。
一直到了1947年,北满的东北民主联军,度过松花江,直奔长春,永吉,南满联军则趁着国民党军队北上增员之际,直接拿下海龙,柳河等地,包围了通化。
这个时候,赵炜作为少校参谋,在保安司令部机密室工作,负责标注国民党东北作战态势图,每天都会用旗子标注,国民党、共产党部队的动态。
中共另外一个地下工作者——王石坚,一直都很赵炜保持密切的联系,尤其是解放战争期间,为了获取更多的国民党情报,王石坚这个小组,与赵炜接触更加的密切,甚至专门派遣中共地下工作者,在赵炜的掩护下,住进了东北保安司令部。
不久,扭转战局的机会来了。
国民党第四次进攻辽东之时,作战计划如下:
杜垏明集合60军、93军、52军和13军,一共12个师接近12万人,聚集于长白山一带,准备与东北民主联军进行决战。从而实现“北守南攻,先南后北”的作战计划。主力进攻部队炜13军的89、54师,进攻的时间定为4月初。
赵炜知道这个消息之后,用一张小卡片,将杜垏明的作战意图,全部标了初来,让后交给中共地下者。作为一个特工,这样的做法,是相当的危险的,任何的蛛丝马迹都可能是灭顶之灾。
中共对于这个情报也十分的在意,很快就在赵炜工作地点不远处,专门建立了一个秘密电台,以便及时传递情报,也为了缩短情报传递的过程,确保赵炜的安全。
国民党第13军接到杜垏明的命令之后,就开始将89师、54师调往沈阳。为了摸清国民党部队具体的出发时间,赵炜以看望同学为理由,专门登上了国民党13军司令部的专列。
回到司令部之后,赵炜立即招收整理资料,并想尽办法阻止13军和其他部队的集合。
情急之下,赵炜想到一个办法,于是他以司令部的口吻,草拟了一个命令:
急电,石军长:部队到清源之后,火速急行军到新宾三源浦,进入阵地,进行强攻,占领兰山制高点,不得有误。
赵炜知道,东北联军也在兰山布置了阵地,三面都是高山,只要13军进入,基本上就是凶多吉少。
13军接到命令之后,果然按计划行事,就这样13军的89师、54师162团,在东北联军的埋伏之下,被全部歼灭。
就是这一场战役,直接让国民党第四次辽东作战计划失败,东北民主联军逐渐的掌控战斗的主动权。
新中国成立很多年之后,赵炜的真实身份,才被公开,众人才知道这个神秘的“902”特工的真实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