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银川一职那点事1:初识银川一职,承载的烹饪底蕴这么深厚?
挖掘鲜为人知的宁夏人文,讲述你不熟悉的宁夏历史,我是阿威!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宁夏风情!
《大银川传奇》
小城故事多,但听我唱和。
唏嘘叹往昔,千秋已蹉跎。
以前这块牌子上写的是银川第一职业高中
银川一职那点事第一集:开篇
阿威刚来银川的时候,最先认识的就是银川一职。它的全称是银川市第一职业高中!
那时候学校被中山北街和玉皇阁北街所夹着,在三医院对面的建材巷(银河巷)里,小小的,一点都不起眼。不走进巷子都感觉不到它的存在!一栋教学楼,一栋办公楼,一栋电子实操楼,一排烹饪实操房,加上东北角有一排小平房,操场不大,看着还有些年头的样子!
准确点说,老城这个地方的银川一职是它的东校区(此外还有西校区和北校区),那时候,烹饪可是它的王牌专业,人们提起银川一职,首先想到的是它的烹饪专业,其次才是其它专业。
可以说,它是银川餐饮的人才培养基地了吧?从一九八二年开始,它就源源不断地为银川乃至宁夏培养着一批又一批的烹饪人才。直到今天,银川餐饮界的很多人,无论是老板还是厨师,或者相关的工作人员,很多都是从银川一职出来的,或者和银川一职有所关系!
其实,银川一职的创立跟时代的需要和步伐是分不开的!那时候,改革的春风已经吹遍神州大地,银川也一样接受着洗礼。
作为一个悠久的移民城市,其实银川餐饮的起步一点不比沿海的大城市晚。因为在那个特殊的年代,银川城里居住着来自五湖四海的人们(比如说支边的,上山下乡的,知青等等)。他们探亲也好或者是有亲人来探望也好,总之和沿海还有各大城市(比如说北京,天津)的联系密切。
所以,在衣食住行方面,银川还是能比较跟上潮流的,沿海各大城市的流行风总是能很快在银川刮起!以步行街为代表的新华街商圈,在九十年代时候,银川和周边的城市把它誉为“小香港”呢!这和一个西北城市的身份有着巨大的反差!似乎落后,贫穷和闭塞跟银川格格不入。
那个时候,银川的餐饮业也已经开始蓬勃发展,人们对于美的追求,和吃的追求也已经提高。很多如今的餐饮名店也是从那时候开始起步或者正在酝酿,一步一步熬成了今天的“老字号”。
比如说银川人都知道的迎宾楼!
迎宾楼承载着N代银川人的美食记忆和童年记忆。银川街头随便抓一个看着上年纪的老人,他都能给你说上一段有关他和迎宾楼的记忆。小到一根冰棍,大到一桌美食。
虽然说银川餐饮业在飞速发展,但是,制约它的却是烹饪人才的匮乏。这时候,银川一职应运而生。关于它诞生和筹备阶段的很多内幕,现在阿威还是不甚了解,但是,阿威知道的是,黄克华黄大师是银川一职第一位拿起粉笔和锅铲开始教授烹饪理论和实践操作的老师。
接着李树业李大师也进入了银川一职,在他们作为主力教师的带领下,培养出了银川新时代的第一和第二批厨师。这些厨师为银川的餐饮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和在当时来说是比较先进的烹饪理论。
这种学校制教出来的厨师,和师傅带徒弟出来的厨师相比,优势是巨大的。毕竟系统的学习要比口口相传的技艺让人能更快地上手!
学校还和银川的餐饮店进行合作,把这些未来的厨师分配到银川的餐饮中实习,随后留用,促进了一大批本地餐饮名店的产生,发展和壮大,比如说仙鹤楼。这种供销合作在当时来说产生的作用是积极和巨大的。
加上后来银川烹饪界的几位大拿(尊称“八大勺”),把其他菜系的烹饪技法(主要是鲁菜系)运用到银川的厨师培训中,一下开阔了银川厨师们的眼界,丰富了清zhen菜系的烹饪理论和实践上的改良。
以学校为载体,银川的烹饪界和外省市的交流频繁,让厨师行业得到进一步发展和提高。这都跟银川一职是分不开的啊!
到了2007年底,学校搬迁到了新市区,也更名为银川市职业技术教育中心。虽然名字改了,可是,银川一职的故事才刚刚开始!
银川一职的底蕴深厚,不单是指它对于银川餐饮界的影响,还包括它所在的位置。那是明朝时候赫赫有名的总兵府所在地啊!并且,当年康熙皇帝亲征葛尔丹,也是住在整个地方呢!
至于银川一职的更多故事,就留到下集再讲了。
下集更精彩,敬请关注阿威《银川一职那点事》系列文章2!
这里是银川!发现银川之美,感受银川之美!
我是阿威,用温暖的文字,翻起尘封的记忆,记录银川的人文历史!谢谢阅读关注!
诗兄说:发现银川之原来我和康熙爷曾经都住过同一个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