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名将僧格林沁
咸同年间,号称中兴,涌现出一批名将。汉人是曾左李胡,旗人首屈一指的是僧王,僧格林沁。与曾国藩齐名,号称南曾北僧
说起来僧王也是穷苦出身。虽然是铁木真兄弟的第二十六代孙,到他父亲这一辈就很落魄了,小时候给人家放过羊。
他有个族父是多罗郡王,没有后代。由于仪表出众,被选为继承人。颜值高对事业有帮助,自古皆然呀。道光五年僧格林沁正式成为第十一代多罗郡王,开始了开挂般的人生。
僧格林沁,博尔济吉特氏,科尔沁旗,孝庄就是出自这个旗。僧格林沁袭爵后,马上就作为重点培养对象,御前行走,佩三眼花翎。清朝近三百年,戴三眼花翎一共就几个人而已。
之后一路官符如火,到道光十四年,做到正白旗领内侍卫大臣正白旗满洲都统,正一品大员,当时僧格林沁仅二十三岁。要知道一省巡抚封疆大吏才是二品官。
僧格林沁善骑射,有臂力,领侍卫大臣出入宫禁,极得信任。道光三十年,皇帝驾崩,成为十大顾命大臣之一。
咸丰三年太平军林凤祥李开芳率两万多人北伐。咸丰亲自将努尔哈赤用过的宝刀授予他,令其统帅各路军马迎战太平军。
咸丰五年正月,僧格林沁用水攻大破太平军,生擒主帅林凤祥。迎来自己人生中的高光时刻,被封为亲王。两个月后又赏双俸,亲王世袭罔替。除非做皇帝,当臣子这就到头了。
六月还是用水攻击败太平军,活捉李开芳。河水可是帮了他大忙了!两年中大小数百战,生擒太平军名将,一时威名震于海内。
咸丰九年督办大沽口和京东防务。英法舰队强行闯入大沽口,僧格林沁督军力战,击毁英军战舰三艘,英军死伤四百六十余人。英海军司令受重伤。这是第一次鸦片战争以来清军取得的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胜利。
第二年英法增军,攻入天津,僧格林沁退到通州。在八里桥进行了一场异常惨烈的战斗。僧格林沁集结了三万最精锐的八旗骑兵,英法联军只有八千人。清军作战非常勇猛,然而不敌最新式的线膛炮开花榴弹炮。战斗变成了血腥的屠杀!三万铁骑死伤过半,而英法联军只死了十余人。蒙古铁骑虽然失败了,虽败犹荣!这些抗击外族侵略的勇士,永远不应该被历史遗忘。
战后僧王被剥夺所有曾经的恩典,只保留钦差大臣职务。九月复起,开始同捻军作战。几年间收编捻军十几万,打散十几万。
同治四年僧格林沁被捻军诱至山东曹州,陷入重围。突围中重伤坠马,被十六岁的捻军士兵张皮绠一刀砍死。纵横驰骋的一代悍将死于无名小卒之手,真实的历史比神剧还不可思议!也是太轻敌,你一军主帅,不是敢死队长。随随便便脱离大部队行动,还有个不出事的?
僧格林沁身后极尽哀荣。辍朝三日配享太庙,两宫亲临祭奠,赐谥号“忠”。
有件事值得一提,据说僧格林沁每次作战前总是树一面大旗,招降起义军中的难民每每“全活甚众”。如果真是这样,那就功德无量了,不管怎么说总是减少了人员伤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