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第一村:华西村从人均存款600万到负债400亿到底经历了什么?
素有“天下第一村”称号的华西村,曾经人均存款600万,住的是别墅小洋房,开的是奔驰宝马豪车,而现如今的华西村却从富变成了负,负债400亿,曾一度销声匿迹,那么这些年华西村到底经历什么呢?
华西村位于江苏省无锡江阴市,曾经是中国最富裕的村子,是简单粗暴的土豪界的代表,一个集航道、隧道、高速公路和直升机场等一线配套设施的江南乡村,其繁华程度上可比肩一线城市北上广深,下可让N线城市心慌。村民人均存款600万,村里一排排别墅小洋楼错落有致,鸟语花香,格外引人注目;随处可见的飞机跑车,豪气万丈。
华西村最为人们称道的就是那座豪出圈的五星级国际酒店—龙希国际大酒店,如“村中皇宫”般的存在,光是投资就高达30亿元,全村每户出资1000万,耗时4年多打造而成。拥有北京楼高的最高水准,妥妥的328米,上下共74层,可容纳1000人住宿,5000人就餐。
酒店内雕梁画栋,金碧辉煌,说是皇帝的金銮殿一般似乎也毫不为过。2011年,华西村为了迎接建村50周年的盛大庆典,投入3亿元人民币,打造了镇楼之宝—一头国家级的金牛“巨物”,重达1吨,通体泛着金光的纯金金牛。看着这头硕大无比、牛气冲天的纯金金牛,在场的嘉宾恨不得提前准备一把小刀,然后偷偷刮下一小片。
如果你站在龙希国际大酒店上俯瞰华西村全景,你就能够领略什么是“世界级主题公园”:气势宏伟的凯旋门,庄严肃穆的美国国会大厦,令人敬仰的天安门、爱因斯坦天文台……这一切都尽收眼底。只有你来到这个村子,你才能明白什么是:万里长城绵延到村口,悉尼歌剧院就建在村对面。这些宏伟的人文景观让熙熙攘攘的游客挤满了这座江南小城。在华西村发展最鼎盛的时期,一年的游客达到了300万人,产值超过了300亿元。
华西村拥有的这些辉煌不是先天就有的,而是当地村民们靠双手一步步打造出来的。在华西村华丽变身之前,也曾几度陷入温饱问题难以解决的困境。
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江南贫困村,摇身一变为家喻户晓的华夏第一村,是谁在为华西村添砖加瓦呢?
真正让华西村发生转变的是个叫吴仁宝的人,此人在精兵简政下放干部后,回到了生养自己的村子,担任党委书记。从他上任起,他就立志要带领村民走向富裕。他没有纸上谈兵,一上任,就事无巨细地对村子里的各项事物调查了个清楚,包括土地资源和气候特征。他还去别的优秀村子实地调研,学习别人的先进经验,最终依据实际情况给华西村制定了15年远景规划,并将这份规划到处宣传,详细地将给村民听,让村民对未来充满了希望。
农田是生活的基础,但是当时华西村的土地面积非常小,所以吴仁宝没有照搬国家政策,没有直接把地平均分给每家每户,而是把土地分配给一部分种地小能手后,带领其他的村民去建五金厂,他深知发展还得依靠工业。
由于在那个年代,种地才是主流,所以五金厂的竞争压力很小,收益颇好,村民们渐渐地富裕起来了。十年时间过去了,在其他村年收益才1万元的时候,华西村已经实现了30万的收益。30倍大的差距,让村民对富裕的盼头越来越强烈,奋斗的劲儿越来越大,对吴仁宝这位干部也越来越心悦诚服。
吴仁宝非常有远见,牢牢地抓住每个发展的机遇,紧跟国家的步伐沿着亦工亦农的道路前进。
1980年华西村成为江苏第一个亿元村,吴仁宝鼓励村民入股村里企业,同时去各地拉拢资金,让村民的收入翻倍式增长。华西村发展壮大后实现了并村,摇身一变成了水涨船高的土地暴发户,地价的上涨让其顺势获得了大量的土地经营权和规划权。
1992年,邓小平提出改革开放的号召,敏锐的吴仁宝嗅到了其中的机遇,改革开放自然少不了基建,于是他向银行申请了一大笔资金用于购买建材。果不其然,后来钢材的需求量暴增,其价格从百元一吨涨到了数千元一吨,华西村从中获取了高额的利润。
天时地利人和,华西村富裕似乎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了。1994年,华西村已有45家重工业工厂,并在当年,建立了华西村集团。1996年,华西村宣布上市,开了一个以村集体企业上市的先例。
一时间,华西村声名鹊起,风光无限!媒体争相报道,吸引了无数中外游客前来参观,更有许多基层干部前来拜访,学习致富经验。为了充分发挥华西村的模范带头作用,国家给予了它许多政策和物质的支持。一个村子,结合了农业、重工业、旅游业,实现了脱贫致富的梦想。
华西村的成功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在吴仁宝的带领下,不断改革,不断前进,全村人民一步一个脚印奋斗出来的。
可是一个这么完美的村子,为何如今却负债400亿呢?
变则通,华西村之前的快速发展是因为能够紧跟时代潮流,抓住各个风口的发展机遇。吴仁宝看到亦工亦农的优势迅速调整发展方向,在越来越出名的同时乘胜追击发展旅游业,村民们依山傍水整齐地盖起了小洋楼,大力完善旅游设施,打造出属于自己的地标建筑,新建博物馆和奢华国际大酒店,吸引了一批批的外地游客,但是这样大规模投入导致了华西村入不敷出的未来,国际酒店也常常处于亏损。
其次,随着国家越来越重视科技创新,高污染、高耗能、高成本的重工业逐渐势微,重点由“制造”向“创造”转变。
尤其是互联网的突袭,打得华西村措手不及,在当时他们并没有领悟到互联网的力量,自以为凭证自身庞大的体系完全不必担心,仍然坚持发展重工业。但后来由于竞争力不足,坐吃山空,导致很多工厂倒闭。
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吴仁宝退休后由其儿子接替岗位,公司内部管理岗位也全部由家族成员接管,逐渐变成了家族企业引发了村民们的强烈不满,矛盾逐渐加重,华西集团已开始走下坡路,人才也在慢慢地流失。
2016年开始,华西村已经负债累累,虽然街上依旧高楼耸立,但行人却很少,早已褪去了往日的繁华。华西村虽然没有了往日的繁华但是底子依旧丰厚,面对债务风险要及时做出防范,只要紧跟时代步伐积极转型,依旧可以扭转乾坤的。
自古创业容易,守业难。华西村的辉煌令人惊羡,其落没令人唏嘘。
天下第一村的名号名副其实,在华西村奋斗的历程中有很多可圈可点之处,善于抓住机会、团结、肯吃苦、肯奋斗。对于一个企业来说,越是成长,越不能忘记这些东西,不能盲目自大,固步自封,寻求安逸,一定要追求上进,不断创新调整,才能适应这个瞬息万变的社会,这才是企业的生存之道。